世界首例成功植入呼吸起搏器患者昨在江苏出院
心脏起搏器已经不稀奇,呼吸也能有起搏器来帮助。昨天,中美合作、全世界第一例植入“膈神经刺激器”的患者从江苏省人民医院出院,这项目前正处于临床验证阶段的技术将有望有效治疗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心力衰竭者,超过1000万的心衰患者将来有望戴上“小盒子”来调整睡眠呼吸。
据介绍,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已有6位患者接受了手术。目前,这项技术仅有中国、美国和芬兰3个国家的4个医院在开展,江苏省人民医院创造了这项技术的两个第一:世界第一例植入、世界病例数完成最多。
去年12月,48岁的于女士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的“睡眠实验室”里睡了一觉,检测显示,在于女士睡着后短短一个小时里,呼吸竟然暂停了26次,最长的一次呼吸暂停时间长达30多秒。呼吸科张希龙教授说,“这是典型的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的心力衰竭。睡梦中长时间的呼吸暂停随时可能夺走她的性命。”
张希龙教授说,这样的情况,医学界称之为“陈—施氏呼吸”。急促反复的呼吸使人体短时间内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水平降低。这时,大脑就得到了错误的信息:既然二氧化碳排出够多了,就不需要再排,于是呼吸就被抑制了,导致体内的氧饱和度急剧下降,出现憋气、心慌、气喘的症状。
该院胸心外科张石江教授告诉记者,“陈—施氏呼吸”是心衰的“难兄难弟”,据统计,全球有超过2500万人患有心力衰竭,而在心衰患者中有超过40%的人又同时患有睡眠呼吸暂停。当“陈—施氏呼吸”发生在心衰患者身上时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人一生的睡眠时间占人生的1/3,而心衰患者本来就不堪一击的心脏更经不起睡眠时进一步缺氧的反复折磨。心衰患者一旦出现"陈-施氏呼吸"后,预后极差,死亡率明显增高。”
张石江教授告诉记者,人体内有种神经叫做“膈神经”,经过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膈神经受到微弱的电流刺激后,“陈—施氏呼吸”明显降低,甚至消失。经过反复论证研究,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和美国心脏概念公司专家经过三年多的研究,终于研制成功了可植入式膈神经刺激器。
张石江介绍,可植入式膈神经刺激器是一种可植入的呼吸起搏系统,外形像个“小盒子”,包括一个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和心脏起搏器差不多大小。它可以自动感知患者在睡眠中的呼吸紊乱,并通过弱电流刺激膈神经使患者的呼吸恢复正常。
“膈神经刺激器植入后一般可以正常使用数年,直到电池耗尽更换。”张石江教授说,更为神奇的是,这个刺激器还有开关,患者可在体外用磁性感应编程器应病人的需要而开启或关闭。“几乎所有的心衰患者发生呼吸暂停都是在睡觉时,所以白天或活动时刺激器自动关闭,到了夜晚睡觉时再自动打开。这样可以延长刺激器的使用寿命。”(周宁人 杨彦) (来源:扬子晚报)
- 2010-04-14世界首例成功植入呼吸起搏器患者昨在江苏出院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