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应该“先到先诊”还是“病重优先”?
站在律师面前,仁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陈怡很委屈。他们正为一起急诊医疗纠纷对峙着:一个19岁的大孩子得了心肌炎,尽管及时赶到急诊室求诊,但由于候诊时间太长,还没见到医生,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律师问:“为什么让重病人等这么久?”陈怡尴尬万分:“……我们每天要应对1600人的急诊量,实在忙不过来。
大量病人至少必须等2-3小时才能见到医生。”这一幕发生在一年前。终于,酝酿已久的急诊分诊制度2个月前悄然在仁济急诊内科实行——不再仅仅根据“先来后到”让病人依次候诊,开始兼顾病情的“轻重缓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更多医院的急诊室也想实行急诊分诊,眼下急切希望分诊制度能拥有“合法身份”,并制定一套全上海统一的标准。
非急诊病人挤满急诊室
急诊医生黄欢为仁济医院起草了急诊内科分诊标准的初稿。他说:“我们参照了美国标准。”这套标准把病人分成四级,依次是危急、紧急、普通和非急诊。
对急诊医生来说,最难判断的也许是处在“紧急”和“普通”之间的病人。那个19岁的大孩子当时正是这种情况。所谓“普通”级,指有急诊情况但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可以让病人按照“先来后到”排队就诊;而“紧急”级的病人,多有生命危险,需要优先救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只有发烧高于38.5℃才能挂急诊;但之后的十多年里,“老规矩”被打破,要不要挂急诊病人自己定,结果大医院的急诊室越来越庞大,可越庞大的急诊室越是天天爆满。
新华、市一、中山等6家医院曾联合对急诊情况做过一次调查,询问病人为什么“选择急诊而非门诊”,52.6%的人答“(因为确是)突发急症”,而37.7%的人说因为“急诊检查速度快”、30.1%的人说因为“急诊等候时间短”,还有27.7%的人说是因为“白天没有时间看病”。仁济医院的调查显示,每天1100人次的急诊内科病人中,90%其实属于非急诊类,应当建议他们去看门诊。
判明病情保证安全候诊
“调查结果解释了急诊人满为患的原因,但我们不可能将病人拒之于急诊室门外。”新华医院急诊中心主任潘曙明说,“在这种背景下推行急诊分诊制度,就是为了保证病人安全候诊。”安全候诊,是在“先来后到”候诊制度的基础上,增设病情“轻重缓急”的筛查程序。
与仁济医院还仅在急诊内科推行分诊制度不同,新华医院分诊的覆盖范围更广,所有120救护车送来的病人也必须分诊,重病人直接送入抢救室,轻病人归到普通急诊。
两家医院的分诊标准都充分考虑了如今的疾病谱:现在老年病人数量逐年上升,许多老人同时患有数种疾病,这就要求急诊医生对疾病判断有更强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由各类慢性病诱发的急症越来越多,要求医院具备更强的抢救能力。
潘曙明说:“现在已经不能靠38.5℃体温线来判断病情轻重缓急,要监测生命体征。”为此,两家医院均在急诊内科的分诊台配备了“新式武器”——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只要夹住病人手指,半分钟即可获知心跳、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数据。在一般情况下,只要这些数据处于稳定范围,病人不会有生命之虞。在新华医院急诊室,每位病人都免费做心电监测。“只要发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值班护士就会让患者优先就诊,或者直接转入抢救室。”
巧的是,仁济医院实行急诊分诊不到一个月,便再次遇到了心肌炎病人,是位少年。这一回,生命监护仪及时发现了病人血氧饱和度低的情况,马上将其转入抢救室。
急需制定统一分诊标准
不过,眼下实行的分诊制度,依据的还是医院自定的标准,并没有“合法身份”。陈怡和潘曙明都说:“我们迫切希望政府主管部门或者医学会制定一个统一标准,帮助我们推进这项工作。”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说:“急诊分诊非常重要,现在已到了急需推动的时候。”
6家医院关于急诊分诊制度的调查显示,75.5%的医护人员认为当务之急是标准化,其次是分诊的准确性。记者调查也发现,上海各家医院急诊的模式不一,因为医护人员对急诊分诊标准意见不一。上海急诊医学会主任委员、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陆一鸣教授对此说:“医学会已打算启动制定急诊分诊标准,目前的疑虑是怕病人不配合。”
潘曙明发现,有了分诊标准,还需对分诊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他鼓励护士去参加美国护士考试科目中的分诊考试,提高准确分诊的能力。他相信,随着分诊制度拥有“合法身份”、分诊人员拥有足够资质,患者的配合度一定会相应提高。
- 2009-09-08医疗机构应该“先到先诊”还是“病重优先”?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