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中学高考因何如此强势
镇海中学学生在上生活技能课。
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在宁波的各个网上论坛和QQ群里,关注度最高、议论最为热烈的就是关于镇海中学高考。此前,许多人都认为镇海中学今年高考一定会考得很好,但是没有想到竟会考得如此之好(这也包括镇海中学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全省理科高考前十名中,竟有7名是镇海中学的学生,其中前四名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昨日,记者怀着极其浓厚的兴趣,作了专题采访。
这是一份“超牛”的高考成绩单
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成绩,镇海中学在2010年高考中创造奇迹,7名学生名列全省理科前十,其中李乐、吴润东、计羽、梁天雨包揽全省前四。李乐以740分的总分获全省第一。金伟良、赵丹勇和张朝俊分别是全省高考理科第七、八和十名。全省文理科前100名多达21人(其中文科7名)。一类上线率达97.4%。此前已有6名同学保送到北大、清华,7名同学考入法国精英班、加州理工等国外著名高校。
不仅仅是个别学生冒尖
这种现象能说明一个问题,即镇海中学有特别优秀的尖子生,但不只是个别学生冒尖,而是学生的整体水平很好,学生的整体发展比较均衡。
校长吴国平对此是这样解释的:这一现象的产生看似偶然,但其实含有必然的成分。近几年学校非常强调尊重学生多元选择,促进共同基础上的高水平差异发展。从学生层面来看,我们非常注意明确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意义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优良的思维品质。
所谓尖子生,在我们的概念中,他们应该是共同基础上高水平差异发展的典范。如理科实验班的学生,他们在学科竞赛、创新研究等方面与其他班的学生比有明显的优势,把这些学生组织在一个班级里,既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而且同类高手聚一起,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的氛围,同时,我们有意识地给理科实验班配备文科老师做班主任,在理科方面均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增加他们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文科素质,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更好地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质疑一:数学和理综太难?
昨天成绩公布后,有人对于镇海中学取得的高考奇迹,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今年高考理科的一批线,比去年下降了54分,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今年高考试卷中,数学和理综太难了。这种难度让省一级重点中学占了优势。据了解,镇海中学理科实验班的数学最高分得主是张朝俊,获150分满分,理综最高分得主是梁天雨,获266分。此外,还有不少高分考生。而当天,别的学校有一些高考生,考完这两门课后,伤心地哭了。
学校领导认为,从目前的高考成绩来看,高考中数学和理综相对难度较高,确实让省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占了一定的优势,但这只是一个方面,从这次高考成绩来看,该校学生在自选模块、语文等学生认为比较容易的学科上,也取得了较大的优势,甚至这个优势还超过数学和理综。这充分说明,并不是数学和理综难度大,成就了这次好成绩。
吴国平说,学校一直强调重视每位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培养,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实施规范的走班制教学的有机统一,在注重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各学科备课组协同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实施整体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的策略、通过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和机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合每位学生认知上的缺陷和知识盲点,给予及时的补救。
在镇海中学,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一支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在他们的教学理念里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吴校长告诉记者,随着新课程改革推进,逐步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尤其是新课改后的自选模块,需要几个任课老师的通力合作才能把课程教好,而镇海中学教师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极需合作教学才能达成的良好教育效果上立竿见影。
质疑二:包揽全市最优秀生源?
“镇海中学考得好,理所当然。考得不好才让人奇怪呢!”昨日,面对记者的采访,也有人对镇海中学创造的高考奇迹,提出质疑。他们认为,“镇海中学抢了别的县市区最优秀的生源,所以,考得好不足为奇!”
对于这个问题,镇海中学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的呢?据了解,镇海中学每年毕业的学生一般在400人左右。如今年镇海从本地毕业的初中生中招了350名。此外,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还在宁波大市范围内招收了30名宁波市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生,能招这样的学生的学校,在全大市有10所省一级重点中学。由于镇海中学的名声越来越大,客观上吸引周围部分优秀学生前来报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只有区区22.5万常住人口、每年初中毕业生3000名左右的一个小区中招生的生源,这也是事实。
但是,镇海中学的老师说,越来越多的优秀生源,报考镇海中学,并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也是镇海中学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而不是自己吹出来的。想当年(2001、2002年的时候),也发生过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没有留在镇海中学读高中,而是选择上海、杭州、宁波市区的有些学校去读高中,由于近年来镇海中学良好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不仅留住了本地的优秀生源,而且吸引了镇海以外的生源。镇海中学在宁波市民中有极高的美誉度,不是广告做出来的,而是群众口口相传形成的。如果能吸引全市最优秀的生源来报考,这正好说明了一所学校值得他们作这样的选择。
另外,镇海中学一些普通的学生,也在这次高考中创造了优秀的成绩。像涂李傲同学在这次高考中名列省理科第77位。但他在高一时成绩在班里却是处中下水平,有些自卑,很难静下心来求学。通过班主任会同任课老师的会诊,特别在语文和英语两门弱项学科上,鼓励他在班上找他自认为可以比一比、赶超的目标同学。在全体任课老师的关心下,他从中下水平慢慢游到了中上水平,后来有了更大的进步。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镇海中学一年比一年更牛气,有人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团队令人叹服。镇海中学的校园文化、教师团队合作精神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这是其它学校所无法复制的。
质疑三:文科班相对逊色了?
采访中,记者还听到这样的议论:“镇海中学的理科班如此强势,文科班是不是没有多大花头了?”
镇海中学文科班的一位教师说,可能是镇海中学理科光芒太强烈了,把本也灿烂的文科班光亮隐去了不少。其实今年学校文科省前100名有7人,在近5年里,镇海中学文科进入全省前100名的人数一直名列前茅。虽然高考状元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近几年镇海中学高考文科成绩在省、市也是名列前茅的,近三年的文科所有科目的平均总分都名列宁波市第一。近5年时,镇海中学就诞生了3名宁波市文科状元。
“牛”起来有一个过程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的招生负责人,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紧紧盯着镇海中学,希望在第一时间里拿到高分考生的名单,并与他们洽谈,动员他们报考自己的高校,像昨天高考成绩揭晓后,北大、清华的招生教师,都对这些高分考生一一打电话联系,甚至直接上门动员。
从北大、清华等高校多年负责浙江考区招生工作的老师看来,镇海中学并不是一下子就这么“牛气”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牛”起来的。
我们翻开这些年来镇海中学的高考情况记录,就可以看到这种渐进的轨迹。从2002年至今,重点率从80%左右升至今年的97.4%;高分段学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以进入全省前100名为例:2002年5人(学生刘英豪,以708的高分,荣获浙江省理科状元称号,这是恢复高考以来,镇海中学第4次获此荣誉),2003年19人(理科17人,文科2人),2004年9人(理科7人,文科2人),2005年10人(理科8人,文科2人),2006年19人(理科9人,文科10人),2007年15人(理科12人,文科3人)。2008年23人,(理科17人,文科6人),2009年15人(理科9人,文科6人)。
每年成绩揭晓时,各地的媒体都盯着镇海中学,全省、全市的高考第一名,会不会又在镇海中学?事实是,2009年的宁波市文科、理科第一名戴忆尔、范悦,就是在镇海中学。
东南商报记者 毛信意 通讯员 曾昊溟
- 2010-06-24宁波镇海中学高考因何如此强势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