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最不满意

辽宁消费者“最不满意”保健食品遭曝光

  晨报讯(记者 赵威  见习记者 吴荣荣)四成多受访消费者对保健品市场不满意,其中,“保健食品”和“特殊化妆品”最让消费者闹心。

  昨日,辽宁省消费者协会发布去年全省保健品市场消费状况调查报告,保健品行业在上升发展中夹带着不少问题。

  近七成受访者接受保健品

  去年5月,省消协联合全省各地消费者组织,重点开展了全省保健品市场消费状况的专项调查。

  截至去年6月末,省消协回收完整有效调查问卷3028份,参加问卷调查的消费者年龄“20至60岁”,**比例大致为1:1,职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此次调查的受访消费者中,认为“有必要”和“一般”使用保健品的消费者共占到67%。

  省消协相关负责人分析,上面数据表明,大多消费者在生活中不同程度地使用着保健品,消费者对保健品消费总体来说是接受、认同的,对保健品消费也逐渐趋于理性。

  在被调查对象中,有32.97%的消费者认为“退休的老年人”最应使用保健品,这反映出一些消费者认为保健品的主要使用人群是体弱多病的老年人,认为身体不好才有保健的必要,甚至混淆了保健品和药品两者的概念。

  调查中,消费者在保健品消费中更加重视了功效、质量、价格等产品本身的因素,而“别人推荐”、“推销方式、地点”等已不再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一些消费者对保健品本身的功效、质量都存有疑虑,对“什么原因不用保健品”问题,受访消费者选择“用处不大”、“品质不过关”的分别占了33.12%和24.54%。

  意识增强

  途径多样

  调查数据表明,选购保健品时,消费者的意识增强,途径多样化。

  在保健品消费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找消协”、“向行政部门投诉”、“找企业协商”、“找媒体曝光”成为消费者的主要途径,只有4.63%的消费者选择“忍耐”。

  但制约消费者的因素也较多,“厂家不明或消失”、“无统一的标准规定”、“取证”、“成本高”是几个主要障碍。

  四对市场缺乏信任感

  在此次调查中,消费者对保健品市场表示“满意”和“一般”的共占58.55%,“不满意”占41.55%。

  数据表明,保健品市场已初步得到了人们认可,但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与人身密切接触的、对人身体影响大的产品缺乏信任感。

  其中,消费者“最不满意哪种保健品”中,“保健食品”、“特殊化妆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分别占到了31.82%、29.11%、23.45%、15.62%。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保健品企业主要是通过媒体使消费者获取保健品的相关信息,但认为保健品广告“宣传有点过”占总人数的54.74%,认为宣传与实际“一致”的仅占7.24%。另外,“消费者遇到的侵权状况”中,“夸大功效、冒充药品”排在第一位,占总人数的35.68%。

  由上面数据可以反映出,虚假广告宣传已成为阻碍保健品企业发展的主要诟病。


  保健品监管存盲区

  针对“保健品市场消费者认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比例最大的是“政府监管空白”和“对广告宣传法规尚需完善”,分别占28.13%、21.02%。其次为,“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缺乏”和“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

  据省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分析,消费者认为保健品市场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职权行使不到位,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存在盲区,对虚假广告的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严重缺乏,极易导致无据、无门。

  监管声音

  设立百万奖励基金

  鼓励举报

  质监部门负责对普通食品的监管。

  普通食品中有一种“特殊膳食食品”,这类食品是具有一定作用的普通食品,没有保健品的作用。消费者选购保健食品时,应该留意产品标签上的“小蓝帽”标志,而特殊膳食食品标志为“QS”。

  全省质监部门将加大食品监管力度,严格区分保健品和普通食品的生产许可,并设立百万元奖励基金鼓励消费者举报投诉。

  案例

  网站卖

  冒充准字号

  家住沈河区的刘女士患有多年的高血压。

  近日,她上网时发现一个名为中国心脑血管疾病中医研究院北京高血压治疗中心的机构,在登录了其网站后,发现该中心所列的医生都是中国治疗高血压方面的专家,对高血压病的分析清晰、透彻。从医患交流栏中能够看出,该中心销售的药品益肾清肝降压胶囊反响很好,因此,刘女士产生了购买的想法,于是拨打了购药电话进行咨询,工作人员的介绍让她更加坚定了购买的想法。

  “益肾清肝降压胶囊原价580元/疗程,现在购买是480元/疗程。”刘女士说,她当时想买两个疗程试一试,但家人都极力阻挠。

  昨日记者登录中国心脑血管疾病中医研究院北京高血压治疗中心网站,发现药品的介绍中称,益肾清肝降压胶囊是国药准字,注册号为Z19991064。它能逆转血管玻璃纤维化彻底治愈高血压。

  记者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显示是查无此药,也就是说,这种药品根本不存在。而从卫生部门的注册登记中,也没有找到中国心脑血管疾病中医研究院北京高血压治疗中心这一机构。

  提醒:网上售药是销药的重要方式。从取缔的网站来看,冒充军队、高校及正规大医院下属单位的较多,网站上销售药品,多为治疗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采取邮购的方式。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国内只有12家网站获准可以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网上售药服务,且只能销售非处方药。消费者鉴别药品真伪时,可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输入该药品名称进行查询,凡是查不到的都是。


  业内揭秘

  网站一天赚两千

  明明是保健品,却忽悠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

  明明是骗子,却愣装成是精通医术的专家。

  昨日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揭开了忽悠的路径。

  注册个网站就开始忽悠

  曾在外地一网站工作过的刘航(化名)告诉记者,2008年6月,他在网上通过网上招聘,成为了一名医药公司的销售代表。

  老板于某租住在一栋老式居民楼的顶楼,有三间屋子,每间屋子都堆了一些药品和宣传单,他们卖的是治疗糖尿病的药。老板告诉他公司直销药品,较高,干得好一个月可以赚三四千,他的工作是跑业务、发传单、送药。

  随后,他和老板一起找了一家网络公司,制作了一个售药网站,一共花了1500多块钱。“网站上的专家都是电脑合成的,都是大医院的原院长或科主任。”刘航说,自始至终,他也没见老板于某和这些专家有往来。随后,老板又招聘了三个接线员,全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两女一男,老板亲自培训,并写下了一系列患者可能问到的问题,让接线员达到倒背如流的水平,不能出现卡壳。

  “最开始的一个月电话很少,后来就渐渐多了起来。”刘航说,打电话的多是老年人,遍布全国各地,有时接线员忙不过来时他也帮助接热线,老板让他们模仿专家的语气,力求稳重。

  进价一二百元

  卖1280元

  刘航说,老板于某所卖的药具体从哪而来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些药肯定是假的,因为后来打电话投诉的电话越来越多,基本上没有反馈药品好的患者。

  每次进药,老板都是趁所有员工下班后,而第二天早上员工来的时候发现又多了不少药,药盒上的电话就是网站的热线。后来他从老板的购销单上了解到,售价1280元/疗程的药,其进货价格只有一二百元。而据媒体报道,曾在另一家网站工作过的小于爆料,很多网站自己生产,不过也有低价收购来的便宜药,有的甚至是用面粉做的,然后在包装上下功夫,尽量做得精美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老板认为吃不死人就行。

  据刘航介绍,于某的网站最多时一天卖6个疗程的药,当然也有一天一个疗程也卖不出去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一个月利润能达6万多,平均下来每天净赚2000。

  “我干了4个多月就不干了,我觉得很坑人,那药一看就是假的,包装都印刷得很烂。”刘航说。记者按照刘航提供的网址试图打开,但该网站已经被注销。

  工商部门严打虚假宣传

  沈阳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3·15”期间,沈阳市工商局将重点整治医药、美容和电视购物等领域违法商业广告,对于用保健品冒充药品销售的行为,将严厉查处。

  记者从辽宁省及沈阳市消协、沈阳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等部门了解到,这几年来,投诉保健品冒充药品的案例居高不下,其中多数涉嫌虚假宣传。但是,工作人员在办案时发现,保健品冒充药品销售时,商家多是口头宣传,没落到文字,而消费者也不注意录音录像证据的保存,事后商家往往不承认,这就给消费者的带来了很多困难。

  消协提醒,消费者要注意索要收据、发票,以便遭遇欺诈时。

  • 1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