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平谷

平谷率先进行公立医院改革

   新京报讯   昨天,北京市卫生局称,北京公立医院改革确定平谷区为首个试点。打造区域医疗共同体,患者“社区首诊,分层级预约转诊”,是改革探索模式。

  患者转诊不需排队挂号

  改革后,平谷区居民均可享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小病不出设在乡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病(须手术或住院治疗)由家庭医生负责预约转诊至区医疗中心,约定就诊医生、时间,患者无需自己排队挂号。疑难重症还可通过“绿色通道”直享协和医院的专家诊疗;病愈后的慢病或后遗症患者,还由家庭医生负责,“接”回家附近的康复、护理院或社区康复、护理病房。

  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介绍,北京要进行的公立医院改革,“并非轰轰烈烈的革命,更非将公立医院全盘引入社会资本”,而是要重新整合政府主导的医疗资源,加强区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打造“分层级就诊、预约转诊”的有序就医格局。

  配合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市卫生局还在帮助平谷区成为卫生部社区卫生信息化在京的联系试点,若成功纳入,平谷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为辖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由家庭医生管理,随诊显示在各层级医生眼前。

  改革有望全市推广

  作为改革试点,平谷区正在争取各种配套政策,包括对全科医生激励性的财政政策,倾斜的医保报销政策等。“首诊社区,按照医生指导分层级预约转诊,就能够享受更高比例的诊疗费报销”,平谷区卫生局副局长张友说。

  据介绍,目前,平谷区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如果在社区住院,无起付线,医疗费报销65%;在区域医疗中心(二级医院)住院,起付线650元,医疗费报销60%;去市内三级大医院住院,起付线1300元,医疗费只能报销50%。

  邓小虹表示,未来两年,将跟进平谷的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不断总结。若改革显见成效,将全市推广。

  释疑

  1分级转诊是否会耽误治疗?

  居民疑问

  医保定点医院的界限早已模糊,到年底,拿着社保卡,可以任选全市1000多家医院就医。作为患者及其家属,当然愿意选择医疗条件比较好的医院就诊。现在要求“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区”,我们怕经过层层问诊、转诊的时间,小病拖成大病,或者延误了大病的治疗时机。

  部门回应

  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居民对基层诊疗水平不信任,正是这次医改的动机之一。作为卫生部门,我们首先要做好的,是增强区县医疗共同体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让当地居民了解、认可,并自愿选择:在社区“家庭医生”那里,可以得到体贴的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和常见病治疗;在家附近的区级医院,不用自己再排队、挂号,通过家庭医生的预约,就可以方便地看上医生、做上手术、治好病。

  另外,卫生部门也正在跟社保部门积极协调,争取更多的倾斜政策,提高在社区首诊、分层级有序就诊患者的诊疗费用报销比例。这次医改方案中,已经明确参保居民和职工,在社区就诊的门诊报销比例,从70%提高到90%,鼓励更多人到社区首诊。今后,我们希望医保报销政策,更能体现出在区域医疗共同体内的就诊优势。


  2疑难病能否顺利转诊协和?

  居民疑问

  在平谷区内,让社区医生帮助向区医院预约转诊容易,但全国的患者都要去协和医院,协和医院是否能预留出专家号,腾出病床、手术台专门给平谷的病人?

  部门回应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市卫生局将推促协和医院和平谷区医院签订一份双向转诊协议,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凡遵循分层级就诊,由平谷区域医疗中心接诊,但病情疑难、严重,当地医疗条件无法治疗的患者,均应由主管医生向协和医院申请,预约相关科室的专家及床位,尽快帮助患者实现转诊;同样,作为协议方,对于疑难重症患者,协和医院必须尽快安排专家或床位,予以收治。

  至于什么样的患者算是疑难重症,能够走“绿色通道”直接到协和医院诊疗,由协和医院和平谷医院的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共同会诊并做出判断。

  现场

  协和医院专家遥控诊病情

  平谷医院病理科。一名甲状腺病人的病理切片被放在显微镜下,电脑屏幕上立即呈现了放大的切片图示。

  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屏幕上很快又显示出远在东单的协和医院专家。“这个病人年纪多大?”“今年53岁,女性”……基本信息简单沟通后,协和专家在网络那一端的电脑上,将切片效果图放大,认真观察起来。“结节很明显,应该是良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

  电脑的这一边,平谷医院的医生一边认真听取着协和专家的判断,一边配合专家的要求在显微镜下移动切片,以确保远程显示的效果。

  平谷医院院长金大庆介绍,以前,患者在平谷医院做完检查后,若无法确诊,还需要自己拿着片子去协和医院排队、挂号,找专家确诊。现在,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不到三分钟,平谷医院的医生就可以在协和专家的实时指导下,共同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诊断。

  目前,远程会诊系统仅在患者病理切片中应用,未来,还计划扩展到B超、CT、核磁等病人影像资料的诊断中;甚至用于手术的远程指导。

  背景

  医疗共同体城八区“搁浅”

  率先尝试打造区域医疗共同体的西城区,目前未被纳入北京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坦言,城八区大医院聚集,加上已无医保报销定点的限制,居民已习惯自由选择大医院就诊,对“社区首诊”和分层级就诊的依从性较差。此外,中心城区,尤其是东城、西城两区大医院过于集中,短期内很难按照30万-50万居民的行政区域,划分区域医疗的概念,也难以确定哪一家来作为区域医疗中心。

  因此,“改革会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邓小虹介绍,近期,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将重点放在10个郊区县的区域医疗共同体建设。

  • 1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