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节日——万圣节起源
10月31日是Halloween,英语辞典对这个字的解释是“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为“万圣节之夜”,美国华人简单地称之为“鬼节”。今天晚上7时开始,在曼哈顿六大道将举办声势浩大的鬼节游行,这是纽约市最大的“鬼节”活动,是喜欢“鬼”的人们不能不看的一个节目。
其实,万圣节已不能说仅仅是以鬼为内容的节日,现如今已成为西方一个很普通的季节性节日了。有很多人将万圣节看作是秋季的结束以及冬季的到来。万圣节一过,西方世界的重要节日感恩节、圣诞节,乃至新年,就接踵而至了。
家住纽约的读者都看到了,在今年的万圣节期间,纽约市的很多公共场所,大小商场,居家院落,都布置上标新立异的装饰,各式鬼怪、南瓜灯、黑猫以及巫婆的扫帚之类,纷纷登场,有的“恐怖”,有的好玩。而今天晚上,孩子们会穿上万圣节服装,拎着南瓜灯的提篓去挨家挨户讨糖,口中念着一句“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蛋)。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现象。但是说到万圣节的由来以及为什么万圣节要用南瓜灯,为什么要说“trick or treat”,恐怕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
万圣节由来
说到万圣节由来的,传说版本很多,最为人所接受的版本认为,万圣节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的新年为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系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该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在中世纪的中欧,曾有过基督教摧毁异教徒的历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庆典从未真正消除,不过以巫术的形式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万圣节里,还留有巫婆的扫帚、黑猫、咒语等痕迹。
Halloween一词的由来
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 Day”。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
“Trick or treat”及南瓜灯的说法
孩子们万圣节夜着装挨家要糖的习俗,据说起源于爱尔兰。古西欧时候的爱尔兰异教徒们,相信在万圣节前夜鬼魂会群集于居家附近,并接受设宴款待。因而,在“宴会”结束后,村民们就自己扮成鬼魂精灵,游走村外,引导鬼魂离开,避邪免灾。于此同时,村民们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后的摆布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于让它们伤害人类和动物或者掠夺其他收成。后来这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就成了孩子们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至于南瓜灯也至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人挖空了南瓜又刻上鬼脸点上烛火用以驱散鬼魂的;另一种说是鬼魂点上的烛火,试图骗取人们上当而跟着鬼魂走,所以人们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个嘲讽的脸面,用以调笑鬼魂:哼!傻瓜才会上你的当。传说因为首用南瓜的是一位爱尔兰人杰克(Jack),所以人们又将鬼脸南瓜灯叫做“杰克灯”(Jack-O-Lantern)。
万圣节流传到今天已经变“味”了,完全没有了原先的宗教色彩,而演变成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也成了年轻人举办化装舞会的日子。社会对节日的活动也是正面引导的:要求大人教育孩子们不做恐吓性的恶作剧,小孩出门要糖果时,希望大人一起出门,由大人开车停在路边,小孩去敲门讨糖。
大人则要求孩子只许去门口有节日布置的并点了灯的人家,否则不去打扰。另外讨糖过程始终必须站在大门口等待,不许进屋,讨回的糖也要交大人检查后才许吃。对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给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给未包装的食品。
- 2008-10-22时令节日——万圣节起源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