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防脑中风的保健措施
因为春季气候的不稳定,因此各种疾病都在这个季节比较容易高发,特别是一些脑血管病,在这个时候更是容易发生。根据医学统计资料表明,在春季前去医院就诊的患者有50%以上是以中风为主,因此在早春时节,老年人一定要特别注意预防中风。
所谓脑中风,通常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的堵塞或破裂,致使脑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包括常见的脑梗死、脑出血等。春季乍暖还寒的气候,不定时的寒冷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从而让神经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另外由于春季气候的干燥,使我们人体大量的消耗水分,导致血液黏稠、血流减慢等,这些原因都是导致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那么,在这个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春季,要怎样更好的预防脑中风的发生呢?专家指出,应从以下方面积极预防:
1.重视防寒保暖
在早春时节气候还不怎么稳定,时不时的有冷空气侵袭,并且早晚的温差也比较大。因此在这个时候还是需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特别是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朋友,不宜过早地脱去冬衣,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因气温的变化引起血压波动和受凉感冒,起夜时更应注意保暖。
2.严格控制“三高”
三高问题在春季里说是非常危险的,除了本身的危险以外,同时还有可能会引起因为血压高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春季一定要严格的控制“三高”,并且结合医生建议规范用药,定期监测,争取将血压、血脂和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3.清淡饮食
春季每日三餐饮食比较好是能以清淡为主,保持低油、低糖、低盐,高纤维的“三低一高”饮食原则。特别是对于食盐的摄入量更是要控制,每日的摄入应限制在6克以下,即普通啤酒瓶盖大小。而且对于含有胆固醇的食物也要少吃,比如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肥肉等。
随着春季各种新鲜蔬果的上市,在日常的饮食中不妨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天然食品,如黑木耳、银耳、蘑菇和香菇等;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4.多饮水
要想稳定血脂,首先就要降低血液的黏稠程度,特别是对于睡前的饮水量,比较好是不要过于严格的控制。当然所指的睡前饮食并不包括饮茶或咖啡之类,因其有利尿作用,会促使水分的排出,增加血液黏稠度。
同时要注意,如果在晚上洗澡的话,比较好能在洗澡前以及洗澡后各喝一杯温开水,这样才能更好的补充因沐浴而丢失的水分。
5.保持大便通畅
大便是造成脑中风的重大原因之一,并且大便长期滞留在体内,除了不利于人体健康以外,同时还容易导致血压的升高,最终诱发脑中风的产生。因此对于便秘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改善,在日常中可以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调整来解决,同时还可以进行腹部按摩及适当药物干预来达到规律性排便。
脑血管疾病是可以通过早起防御以及早起治疗来防治的,因此如果老年人一旦出现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或者面部的麻木、无力,行走困难、身体失去平衡,突发视力下降,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眩晕等情况时,一定要尽早的去医院就诊。
- 2011-04-06春季防脑中风的保健措施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