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拖沓

孩子拖沓可能是逆反父母的唠叨

    简要内容:儿童所有的行为问题,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反映着我们父母的行为方式。拖沓和任性是孩子反抗父母的软硬两种形式。

 

 
  6~12岁年龄阶段,是孩子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最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时期。父母反映(确切的说是母亲在反映)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恼火的是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沓得很!”或“我最头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其实,儿童所有的行为问题,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反映着我们父母的行为方式。

  拖沓和任性是孩子反抗父母的软硬两种形式“拖沓”是做事情拖拉、没效率,“任性”是不听别人意见、执拗。看起来这两者有明显区别,但这两种现象有着相关性,即任性与拖沓是反映同一种教育方式下的两个不同侧面。

  拖沓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软性”的对抗,而任性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生硬”的对抗。看似只表现了其中之一问题的孩子身上,同时也隐含着另一种问题的性质。

  就是说看起来很拖沓的孩子,其实是在用拖沓的手段,说明他的任性:不想按你说的那样做!很任性的孩子,总要以某种或多种方式来表达他的这种执拗个性:要么不等父母话说完,他扭头就走;要么就是你说你的,我拖拉我的;要么就发脾气;要么就是不吭声……因此说,孩子的拖沓就是他的任性,孩子的任性可以用拖沓来表现。总表现得拖沓或任性的孩子内心是无助的孩子的问题往往隐藏着他们真实的担忧、愤怒、失望、伤心等。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状态,主要是依靠行为语言来表达。

  总表现得拖沓或任性的孩子,其内心是无助的,情绪是不愉快的:他这种行为背后的无意识语言在说“我斗不过你,我就要这样才舒服”。拖沓的信息里,隐藏有孩子对父母总是“催促”的不满与报复;任性的种种表现的信息里,隐藏有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敌意,而敌意说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很少甚至没有承认或接受过孩子的情感,而是对孩子过多的干涉。拖沓、任性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用对效率的要求在“训练”孩子拖沓与任性的孩子的父母,必有其以下行为模式:性格急躁、思维反应快、处事较果断、高价值观、高期望值、讲究效率、喜欢操控和教导人。他们养育孩子的方式,主要以说教、给现成的答案、命令,“你要……”,“你应该……”,“你不应该……”等。在这种行为模式下,孩子体验的是:总有人为我安排、操心、做事,而不必独立思考。因而难以养成对自己行为的负责任能力。

  唠叨型的父母,以的行为标准要求孩子。有关日常生活上的事,小孩子不可能很快地、熟练地掌握技巧,对他们比较好的帮助就是你的态度:耐心的等待,对任务的困难进行一点评价。如“收拾好床铺很不容易”、“一个小时做好这个模型很难”等。

  如果孩子成功了,他们知道一件很难的事情被征服了,会有满足感;如果孩子失败了,父母知道这件事很难,他们会感到安慰,这样,孩子感觉到了理解和支持,这会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

  而持观念的父母,特别是唠叨型的母亲,在孩子做某件事情失败时,或孩子没按她的时间要求做某件事情时,一般从来没允许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而是以不停的唠叨和不满意的情绪态度,数落和要求孩子(此时的孩子,感觉到的是自己能力不够)。如果重复的是这种行为模式,孩子的“无能感”会导致退缩行为。

  可以这样说,拖沓、任性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用对效率的要求在“训练”孩子。但效率对孩子来说,是束缚、是敌人。就孩子的情感而言,效率的代价很高,它可能耗损孩子的才智、抑制兴趣,可能会造成情感的压抑和性格的极端任性。因为孩子需要试验、探索、努力的机会,也需要耐性(耐性意味着给他人时间),需要在没有催促和训斥的情况下学习。

  所以,父母的行为模式决定孩子的行为表现。要改变孩子的拖沓与任性,父母要先正视自己的行为方式。

  教育专题强大的动力来自强烈的欲望———让您的孩子发挥无限潜力当今社会,对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一般家庭都是能够做得到的,而相对在孩子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教育方面,我们的教育却显得无能为力。

  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成长性动机则是越得到满足越强烈。

  很多时候,高层次的需求都是在家长的强迫下得到满足的。例如,有些孩子从小就开始每天辗转于心算、跆拳道、美术、音乐、英语等各种课外辅导班之间,如果在此过程中遭到挫折孩子就容易失去欲望,不再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发展。

 


  任性的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相似的:为达到目的,哭闹不止,把父母搞得精疲力尽。有的父母打骂,不起作用;有的父母听之任之,孩子仍不罢休。父母唯有长叹:都是独生子女,太过于娇惯了,以前哪听说过这样的事。

  也许事实并非如此。

  苏苏5岁,平时蛮听话。可是,用她妈话来说,就是那天不知发了什么疯,直闹到了午夜,才在极度疲倦中睡了过去。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那天,苏苏约了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家里玩。苏苏拿出自己所有的玩具来招待小朋友。两个孩子玩得挺愉快。本来,如果事情一直这样下去,也就没什么了。可是,即将结束游戏时,那个小朋友忽然从包里取出一辆遥控小汽车。

  小汽车顶上,亮着个红灯,闪啊闪的。

  “给我玩,给我玩。”苏苏开心得不得了,“我玩一下。”

  “好,就玩一下,”小朋友倒也大方,“玩一下我就要回家吃饭了。”

  苏苏好奇地拿起小汽车,上上下下地翻看了一番,然后用遥控器指挥着它,在房间里绕起了圈子。绕了两圈,小朋友就把车收回包里,坚决地要回家了。苏苏留不住小朋友,只好任由他离去。

  “妈妈,我要小汽车。”小朋友走后,苏苏向妈妈提出了要求,“我也要小汽车。”

  “好,”苏苏妈满口答应下来,“明天去买,今天商店关门了。”

  “不,我要小汽车,我现在就要。”苏苏坐到地上,哭叫起来。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苏苏妈急了,一把拉起苏苏,“都答应你了,你还想怎样。”

  “我要小汽车!”

  “唉,这孩子怎么变得这么任性?!”苏苏妈悄悄地叹口气,“快去睡吧,明天就买。”

  然而,苏苏却一直没有安静下来。反反复复地重复着那句话:我要小汽车。苏苏妈被苏苏的任性气得没办法,如果现在能够买到,苏苏妈宁可立即买给她,也不愿她这样闹个没完。但现实情况,又实在不允许她这么做。

  任性,实在是太任性了!

  这是苏苏妈对苏苏所下的结论。

  其实,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苏苏的任性,并不是不讲道理的胡闹,而是她有着一种强烈的心理需求。

  随着生理发育,孩子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不可能像那样进行瞻前顾后的分析,再做出决断处置,而是仅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

  而父母多以的思维去考虑孩子参与的结果,完全忽略了孩子参与的情绪和兴趣。实际上,这种情绪和兴趣,就是孩子很想接触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

  其实,苏苏仅觉得那小汽车有个闪亮的灯,好奇那个灯为什么会闪亮而已。当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安抚时,她就与妈妈作对,以哭来抗议。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

  处于独立性萌芽期的孩子,一切事物都想亲力亲为,想弄个透彻,这原本是好事。但是,这种“亲力亲为”的心理,往往会在不合实情中表现出来。这种任性,实质上是一种与父母对抗的逆反心理,其根源又在于父母初始没有重视他的心理需求。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切不可简单地以孩子任性来对待。只要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认同这种需求,给以足够的重视——苏苏妈,就完全可以和孩子聊聊那辆小汽车,聊聊车上的小红灯,并对明天和孩子一同买、玩小汽车进行想像,这样一来相信解决孩子的任性并非难事。

        [[编辑推荐:影响儿童心理行为的因素]]

  • 1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