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控糖重点在预防 六类人易患糖尿病眼病
本报上期刊发《冬季控糖坚守4原则》一文后,引起糖友广泛关注。许多读者还通过电话等形式,希望能了解更多如何安然过冬的常识。近日,我们再次邀请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黄香德主任,从预防的角度谈了相关问题。希望能对糖尿病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提前做次全面检查
冬季,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容易感染病菌,导致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反过来还会加重感染;一些隐匿性糖尿病患者会因感染而出现显著症状或加重病情,甚至引起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严重后果。
专家提示:一些平时症状不特别明显的患者,入冬后不妨做一次正规、全面的检查,包括血压、血脂和血糖等等,让医生总体评估一下身体情况和疾病危险程度。
定期监测要细化
病情明确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把重点放在防止并发症上面。糖尿病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非常高。其中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尤为突出,约占糖尿病患者的20%-40%,致死率比非常人高2倍多。由于神经病变导致痛觉失灵,这类并发症症状并不太明显;即使发生严重心肌缺血,患者也可能无法察觉,导致病情加重。这种情况,在冬季更加严重。
专家提示:定期监测和检查有助于监控病情发展,为药物使用提供依据,减少不良反应。冬季监测一定要细化,建议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者,每天至少监测血糖4次;血压、脉搏、体重及腰臀围情况,每月测1次;尿糖每15天至30天检查1次或遵医嘱;尿常规每月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每2-3个月查1次;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至一年查1次;眼部每半年至一年查1次;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情况每半年至一年查1次或遵医嘱。
运动方法有讲究
除了严格控制饮食,适当的运动量能很好的帮助防止糖尿病情发展,稳定血糖。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要适量,也要讲究方法。
专家提示:有晨练习惯的患者,要避免冷空气刺激,诱发心血管疾病,比较好等气温略高后再运动。运动前,必须进行血糖监测,血糖高于16毫摩/升或血糖低于3.6毫摩/升时,不要进行运动,以免引起代谢紊乱。
运动要适量,不能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头痛、面色苍白等症状;如感觉有微汗及轻度肌肉酸疼,应略作5-10分钟的短暂休息。运动后,以感觉轻松、愉快,次日精力充沛为宜。此外,无论采取哪种运动方式,都必须长期坚持,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记者 张生勇
知识链接
何谓“双C”治疗?
“双C”治疗就是“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的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进行治疗,简称为“双C”治疗。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监控餐后或空腹时的血糖就足够了,但医生指出,这只能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并不准确。“双C”治疗利用每日和多日的血糖图,以及其波动趋势图来研究食物、运动、药物、生活方式等因素对患者血糖的影响,能给医生全面、动态的数据,帮助制定更佳治疗方案。
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表明,接受“双C”治疗后,糖尿病并发症危险性可降低60%。这一治疗能帮助患者精细降糖,不仅适合1型糖尿病患者,也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双C”治疗还具别无任何痛苦的优势,也不复杂。不过,双C治疗需要胰岛素泵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两套设备,这需要有一个经验丰富医护团队来操作才行。
六类人容易患糖尿病眼病
眼病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多发病,哪些人是糖尿病眼病的高危人群呢?
1、糖尿病长期控制不好者。高血糖持续时间长,容易引起糖尿病眼病。
2、病史较长的患者。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已有多年病史,还有出现眼病并发症时才发现糖尿病的。
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建议这类患者每3个月检查眼底1次。
4、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还包括同时口服避孕药丸、吸烟等患者。
5、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人。这类患者发病早、病情重,容易患眼病。
6、低龄患者。确诊年龄为19岁以前者,7%的病人10年后将发生糖尿病眼病。确诊年龄为20—39岁者,10%的病人10年后发生糖尿病性眼睛病变。
- 2014-04-14孕妇在日常饮食中应控糖
- 2010-12-31冬季控糖重点在预防 六类人易患糖尿病眼病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