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烦心事

面对烦心事的五大找乐法

      简要内容:年终了大家都在心里盘点过这一年的喜忧,有人感觉生活富裕了更幸福,有人感觉生活好了可是压力更大更愁了,那么面临许许多多的烦心事我们如何应对呢?

 

  2009年,步伐匆匆的我们,有时满腔烦闷无从诉说,有时心底欢唱却没人共鸣。在这一年走到尾声时,《生命时报》联合新浪网健康频道进行了一项“09年你经历了哪些快乐和烦恼”的网络调查,邀请了多位权威心理学专家,与参与调查的2996名网友一起,探讨我们一年的心路历程。

  本次被调查者的年龄集中在20—50岁,其中,20—30岁的占31.5%;30—35岁的14.3%;35—40岁的占18.1%;40—45岁的占14.7%;其他的共占21.4%。在悉心盘点自己的2009年后,有44.8%的人认为自己和去年相比烦恼更多了,28.2%的人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快乐了,还有27.0%的人觉得今年和往年一样,没有更快乐,但也没有更烦恼。在记者的随机调查中,对于2009年,人们也有不同的感慨。

  “2009年是我最幸运的年份,这一年,我和老公一起拥有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我们的宝宝也在上个月降生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来得这么快。”张这样对记者说。而对于赵先生来说,2009则是失落的一年:升职机会被有背景的同事抢走了;工作不如意,回家和妻子总是吵架,现在已经走到了离婚的边缘。“我想,我最大的烦恼就是,这些不如意已经无法让我伤心或是愤怒了,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麻木。高兴不高兴的事,对我来说都没有影响。”

  “其实,这样的结果一点也不意外。”上海心理咨询协会会长王裕如这样对《生命时报》记者说,即将告别的2009年,充满了动荡和不确定性,房价高涨、物价上涨、就业困难……来自方方面面的苦闷和压力在人们心里积聚而无处释放,逐渐形成慢性的、恶性的循环,导致人们的幸福感降低,即便有小小的幸福,在巨大的压力前也显得微不足道了。情商管理专家、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也表示,许多的社会事件,比如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也奠定了2009年充满压力和变数的基调。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时勘教授表示,这项研究的结果是与近年我国民众健康问题的新趋势相符合的。由于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的“三失”时期。处于这种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人们感受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压力,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华南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郑希付说,宣泄不快的动力比分享快乐的强得多,快乐的人看到这个调查,可能会一笑而过,而不快乐的人,往往借机发泄,产生共鸣。就像网上新闻的帖子,总会有最多的跟帖一样。“也有一种可能,每年做这个调查,结果都会是人们的烦恼比快乐多。归根结底,所有烦恼都来自于现实与期望值之间落差。人们最难看见的,就是自己已经拥有的快乐和幸福。”

  5大烦心事。

  那么,到底是哪些事让我们烦心呢?我们看看排前5位的烦心事:

  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占15.3%。张怡筠解读说,人们最担忧健康,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个人的掌控力最差,一般来说,失去掌控的事物,最容易让人感受到压力。2009年的经济氛围虽然不好,但是钱、房子,毕竟还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而健康则不然。万一某天癌症来袭,人们只能听天由命。

  婚姻和家庭问题,占13.5%。张怡筠指出,“家庭和婚姻”受关注与此次被调查群体集中在20—40岁有关。这个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结了婚的要学习和伴侣相处,没结婚的担心成为“剩男剩女”,这些担忧都会给个人幸福感带来很大的影响。

  工作压力,占13.3%。时堪说,现代工作不仅需要付出艰辛的体力和脑力,最重要的是还要求人们扮演一个“情绪劳动者”———需要在工作中表现出与工作相符的情绪情感,不仅教师、客服人员、销售人员等,连做个技术人员,也逃不开这个角色。而长期的情绪劳动也可能让人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绪,从而容易产生工作倦怠、难于应付压力。

  薪水和升职,占12.5%。时堪认为,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让人们能够在满足温饱等基本需要后,去获得自身价值的实现。同时,生存更具难度,单一寻找“铁饭碗”、满足于“一个萝卜一个坑”,相当于是逆水行舟,这时只有不停地调试自己的职业定位,才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追求加薪和升职已经成为许多人实现高级心理需求的体现。

  子女教育,占10.9%。时堪还认为,“三失”让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也遭到破坏,“男主外女主内”变成了双职工,孩子的教育就成为谁也不能全力以赴、但谁又不能推脱责任的问题。再加上社会转折时期出生的70后、80后都开始生儿育女,育儿经受到了传统和现代的双重冲击,众多变数让他们感觉压力重重。

  那么,这些烦心事的排名说明什么问题呢?“当人们想到切身的烦恼时,首先都会选择离自己‘最近’的点,比如健康、家人。因为这方面的烦恼会时刻与人共处。比如说得了病,那么你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这种病痛,再比如和伴侣的关系不好,每天回到家,这种不好的想法都会在脑海中反复强化。”郑希付解释说,而工作、薪水、升职这些问题,则离人本身更“远”,容易逃离也容易找到替代品。

  另外,在被问及2010年最想避免的烦心事时,网友们选择的前5项竟与2009年的一样,只是排名先后略有不同。王裕如对此评论道:“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说明人们已经走过了物欲横流的时代,转而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这也一定程度形成了稳定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编辑推荐:想通过睡眠忘记烦恼是不可能的]]


  5大找乐法。

  同样的烦恼,对不同人的影响也各异。有些人笑笑而过,有些则会在心里积压数月乃至数年。56.2%的被调查者表示,在烦恼时会及时调整心情,39.2%偶尔会调整,从来不会调整心情的人只占4.6%。这数据足以说明大部分人还是能给自己“找乐”的。人们最常用的找乐法是以下5种:

  找亲朋好友聊天或聚会,13.50%。郑希付认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因此从中也能取得最大的幸福感。尤其是快节奏生活成为常态时,面对面地陪伴、交流,能很好地应对孤独感。

  听音乐,12.3%。心理学家认为,音乐不仅愉悦人心,对人的身心也具有一定的疗伤作用,而现在mp3、KTV等的普及,让音乐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便捷的放松手段。

  购物、看电影,9.6%。购物能使大脑产生“快乐激素”,让人流连忘返;而看电影,则可以让人们日常无法满足的愿望(如成为英雄、超人)得到替代性实现。

  回忆以往美好快乐的时光,7.7%。不仅老年人爱说当年勇,现在还有些“80后”都开始怀旧起来。因为回忆中的积极体验能提高自身效能感、获得自尊和自信。

  大吃一顿,7.2%。吃美食相当于一种自我抚摸方式,能给人慰藉并转移注意力。

  对这一系列“找乐”现状,张怡筠首先表示肯定,“压力、烦恼就像心理上的一道伤口,在它还小的时候,贴上创可贴就可以好;万一伤口炎溃烂了,康复的时间和难度就会大大增加。而5天之内是正常的焦虑周期,很高兴看到大部分人能在这个时间内把自己的问题消化掉。”郑希付说,如果情绪长期得不到宣泄,就会导致心态累积,影响活力、创造力、理性思维能力,还会带来诸如头疼、胃疼、失眠等生理症状。

  但时勘也指出。这5种找乐方法虽然对排解烦恼、增进幸福感有参考价值,但总体来说,这些方法都在应对压力方面采用了宣泄情绪、回避问题的方式。在心理学上,处理压力的方式有“以情绪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两种,前者注重宣泄、缓和情绪,方法有哭泣、倾诉或采取抽烟喝酒、逛街、暴食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后者注重解决问题本身,方法有理性分析问题、想办法取得别人支持、请教有经验的人等。

  这两种方式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提倡综合运用,而不是像这5种方法一样,都采取防御性或逃避性的方法。时勘建议,在感觉到对事情还有所控制时,应该积极解决问题,而感觉无力回天时,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策略会更为合适。

  最后,时勘建议寻求一些专业、先进的方法来减压和找乐,“目前,国内已经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针对个人或组织的需要,利用3G技术,通过手机、114信息台和互联网为大众和企业提供EAP(员工辅助计划)心理健康服务。”

       [[编辑推荐:长假临近不少人烦恼应酬 心理门诊量增八成]]

  • 1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