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痔疮食疗

中医药膳 痔疮不要怕食疗帮你忙

  有人说:十男九痔。可见痔疮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有过么的高。虽然不是什么致命的大命。但犯起病来。也是让人坐立难安。要说到人们身上最让人尴尬的疾病,痔疮大概要属其中一个,最让人感觉不方便的就是它发生的所在部位。如果你不想也有痔疮这个麻烦找上门的话,就要乘着现在身体还康健的时候,好好做好预防措施,让它没有发生的机会,才不会有日后的痛苦。

编辑推荐:[[家庭药膳 平日必备的N款补肾药酒
补肾药膳 让身体日渐强壮
专属男人的中医药膳 助老公补肾养生]]

 

  痔疮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常言道:“十人九痔”,其主要表现有:初起疼痛剧烈,行走不便,坐立不安,瘙痒,便血,下坠或异物感等。一般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主要是由直肠上下静脉压力增高,回流不畅,血液瘀积所致。中医认为痔疮的病因主要有三:一是饮食偏嗜、过食辛辣;二是久坐久立、负重远行;三是泄泻、妊娠、分娩等使湿热内生、气血不畅而致病。针对痔疮的不同类型,通过饮食调理,既方便,效果也不错。

  1.黑木耳饼:黑木耳5克,柿饼30克。将黑木耳泡发,柿饼切块,同加水煮烂,食用。每日1~2次。有益气滋阴、祛瘀止血功效,适用于痔疮出血。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常识请进入:中医养生]]


  2.苍耳粥:苍耳子15克,粳米100克。先煎苍耳子,去渣,后入米煮粥,空腹服用。此方有祛风消肿功效,适用于痔疮下血、老人目暗不明等症。

  3.牛脾粥:牛脾1具,粳米100克。将牛脾洗净,每次用150克,细切,与米共煮粥。空腹食之。此方能健脾消积,适用于脾虚食滞,兼治痔疮下血。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常识请进入:中医养生]]


  4.桑仁糯米粥:桑仁100克,糯米150克。将桑仁煮取汁,和糯米同煮成粥。每日1~2次,空腹食用。此方有滋补肝肾、养血功效,适用于痔疮下血,烦热消瘦等症。

  5.无花果炖猪瘦肉:无花果(干品)100克,猪瘦肉200克,加水适量,放入沙锅内,隔水炖熟,调味即可。每日服2次。此方可养胃理肠、清热解毒,适用于痔疮以及慢性肠炎。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常识请进入:中医养生]]


  6.丝瓜猪瘦肉汤:丝瓜250克,猪瘦肉200克。将丝瓜切块,猪瘦肉切片,加水适量煲汤。每日2~3次,用食盐调味,佐膳。此方有清热利肠、解暑除烦功效。适用于内痔便血初期。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常识请进入:中医养生]]


  7.白糖炖鱼肚:鱼肚25~50克,白砂糖50克,加水少量。同放沙锅内隔水炖熟。每日服1次,连续服用有效。适用于痔疮。有补肾益精、止血消肿功效。

  8.金针菜糖水:金针菜100克,红糖适量,同加水煮熟,去渣。每日早晚空腹服,连服数天。适用于痔疮疼痛出血,有清热利尿、养血平肝功效。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常识请进入:中医养生]]


  9.荸荠糖水:鲜荸荠500克,红糖90克。鲜荸荠洗净,加水适量,与红糖煮沸1小时。饮汤,也可吃荸荠,每日一次。此方有清热养阴的功效,适用于内痔。

  10.黄鳝汤:黄鳝100克。去内脏切段,加调料水煮。食肉饮汤。此方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功效。适用于肠风下血。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常识请进入:中医养生]]


  11.蕹菜蜜汁:蕹菜2000克,蜂蜜250克。将蕹菜洗净,切碎,捣汁。将菜汁放锅内,先以武火,后以文火加热煎煮浓缩,至较稠厚时加入蜂蜜,再煎至稠黏时,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以沸水冲化饮用1汤匙,每日2次。此方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功效,适用于外痔。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常识请进入:中医养生]]

  • 1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