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风向促使日本核污染物远离中国
据新华社电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6日9时,日本福岛核电厂灾害尚未对我国环境造成放射性影响,我国运行核电厂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正常。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16日发布了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情况和我国运行核电站周围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数据显示,截至16日9时,北京、哈尔滨、上海、广州、重庆、武汉、南宁等全国41个城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监测到的空气吸收剂量,以及秦山核电基地、大亚湾岭澳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等3个运行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均未发现任何异常。
日本福岛核电厂灾害发生后,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从13日起每日在网站上公布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情况和我国运行核电站周围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情况。
扩散污染物越飘越远
晨报讯(记者王海亮)“福岛一带地区的风都不是向我国方向吹,因此大家不必担心污染物会随着风向影响到我国。”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国家核应急协调委专家咨询组专家孙军昨日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
昨天下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最新预报结果显示:16日夜间至19日,日本核电站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在低层先向南再扩散,在中、高层先再北扩散,对我国无影响。
为什么该中心每次发布的消息都是“三天内没影响”?难道三天以后就会有影响?孙军解释说,预报有一个时段,在三天这个时段里,预报的可靠性较高,三天以后可靠性就会逐渐下降。“因此,目前的短期预报就给出三天的预报,我们会每天滚动更新预报。”
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昨天介绍,鉴于目前福岛核电站事故的严重性和不确定性,质检总局已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放射性物质入境的风险分析,做好口岸核与辐射物质监测工作。
风和降水影响污染扩散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国家核应急协调委专家咨询组专家孙军昨日在中国气象局网站访谈时表示,风速和降水对核污染物的扩散有重要影响。
孙军分析说,核污染物扩散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空气,核污染物进入空气中,随空气的流动扩散;另一个条件是水,日本福岛处在海边,可能有一些污染物进入海里,随着海流和海浪向外扩散。“但主要还是通过空气的流动扩散。”
孙军介绍,气象条件对污染物的扩散影响主要是风和降水。
他说,风速是影响扩散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地方的风较弱,大气较稳定,污染物基本上不容易扩散,容易积聚在本地;如果风速较大,风速流动较快,污染物会随着风向下游扩散,而且扩散速度跟风速直接成正比,风速越大,向外输送的距离越远。在向外扩散时,可能会有一些污染物的粒子发生沉降,降落到地面;一些污染物可能上升到较高高度,随着风向外进一步扩散。
另一个影响因素是降水。下雨后,污染物会和雨水混合在一起,并随着雨水降落到地面,不利于污染物进一步向外扩散。基本上如果出现降雨,会污染到降落的区域。如果雨和风结合在一起,降雨云系或降雨云团随着风向下游移动时,也有可能把污染物带到下游一些地方。
专家否定“辐射范围图” 并建议不必恐慌——
“没必要采取专门防护措施”
核心提示
●某些论坛和电子邮件中散布的“辐射范围图”完全没有科学和事实依据。
●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来讲从日本进口商品不会带有污染物质。
●公众需要加强对辐射防护知识的学习掌握,但根本无须恐慌。
受地震和海啸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作为日本邻国,中国特别是沿海一些省区市是否会受到核辐射污染?
我国有关部门采取了哪些防范措施?空气、食物、饮水还是安全的吗?百姓到底要不要采取防护措施……带着这些问题,“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相关主管部门和多位权威专家。权威人士明确指出:
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开启
记者: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幅日本核辐射扩散示意图,在这张图上,日本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包括了我国东南沿海大部地区,这是否可信?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会不会对我国产生影响?
陈竹舟(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这张示意图完全是没有依据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核泄漏对我国没有产生影响。我国已经启动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结果没有任何异常。
记者:导致放射性污染物远程扩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孙军(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国家核应急协调委专家咨询组专家):影响核物质扩散的因素有很多,气象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涉及指标主要是风和降雨。
风可以影响到核物质扩散的速度和方向。如果大气比较稳定,风速较缓慢,核物质的扩散就会很慢,局限在原地附近。反之,如果风速较大,污染物出来后,将随着风向下游扩散。
降雨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污染物将和水混合在一起,沉降下来,从而减少远程扩散。
“对公众的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记者:假如发生最坏情况,放射性污染物影响到我国,该如何应对?
陈竹舟:当前,加强监测最为重要,如果事故继续恶化,我们预计,在一些地区监测到的数据可能会比该地区本底水平略高,但对公众的健康也不会产生影响。
记者:从科普角度,能否介绍一下对放射性物质的飘散有什么防护措施?
苏旭(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如果处在放射性烟羽下风向的范围,可以通过关闭门窗,尽量避免室外活动、避免吸入放射性物质,必须外出时,戴上口罩,并做到勤洗手、勤洗澡。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会受到各种辐射。当辐射剂量低于100毫西弗时,医学上观察不到对人体的确定性效应,即明显的组织损伤。就现在的状况而言,没有必要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大家可以正常生活,也没有任何必要服食碘片。
“对人员流动和货物运输不必过于紧张”
记者:辐射污染物会不会通过人员流动、货物运输携带传播?
苏旭:对于从核辐射较严重的区域撤离的人员,相信在他们登机前会接受相应的放射性污染检测,并采取洗消等措施,消除体表污染。根据日本目前情况,在东京等一过性烟羽范围内城市的中国公民,即使有轻微污染,也不足以产生明显的健康影响。
夏益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撤回人员没有去过事故区域的,一般不需要检测和隔离措施,飞机也是这样。
记者:从日本进口的农产品会不会受到污染?
夏益华:是谁日本已经对污染地区的产品采取了控制和隔离措施,所以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来讲从日本进口商品不会带有污染物质。
陈竹舟:对事故发生区来的一些农产品,如牛肉等有无污染要加强监测。公众则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
李元平(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质检总局已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放射性物质入境的风险分析,切实做好口岸核与辐射物质监测工作。
- 2011-04-26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 污染区定格于灾难前
- 2011-04-21受到核污染的水可以喝吗?
- 2011-04-11海水核污染将危及食物链
- 2011-03-24自来水遭核污染 日本民众抢购矿泉水
- 2011-03-23海水核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图)
- 2011-03-18专家称风向促使日本核污染物远离中国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