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TAG >> 国内著名营养学家翟凤英

生物信息产业化的机遇与挑战——专访国际知名营养数字化专家李静、国内著名营养学家翟凤英

前言:

2021年3月27日,由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人民好医生组委会、医视屏传媒、《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20(第六届)人民好医生论坛暨《2020人民好医生跟诊记》发布仪式在京举行。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致公党中央社会服务部原部长李万通,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谢启麟,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郭渝成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会后,国际知名营养学数字化专家、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养老分会副会长李静,以及中国著名营养学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翟凤英。两位专家作为提供营养健康数字化理论和实践的先行者,她们向我们讲述了国内外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史以及当下整个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生物信息产业化的机遇与挑战——专访国际知名营养数字化专家李静、国内著名营养学家翟凤英

以下是对李会长与翟教授的访谈实录。

中国网记者:李会长,众所周知,在国内药食同源是一个传承已久的概念,卫生部也公布了多种属于药食同源的物质目录。那么,当下国际市场,药食同源产品的现状如何?

李静:从国际上药食同源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看,除了中国占绝大多数外,受中华文化影响较深的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也有同样的研究;类似于药食同源产品,国际上也有很多,比如欧美的healthy food( 健康食品),或者dietary supplements(膳食补充剂),日本的functional food (功能性食品或机能食品)。总体来说,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药食同源产品生产国,美国、欧洲、日本的药食同源产品总产量占全球的90%以上,同时我们也看到一种现象,那就是中国传统中药除了被亚洲地区广泛使用以外,已越来越多地被欧美国家所认知并已被添加到其产品中,比如何首乌、熟地黄、红景天以及人参等,中药的抗疲劳、缓解压力以及改善心脑血管健康的功效已经得到欧美的广泛认可。

中国网记者:李会长,您如何看待“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的阻力不在于传统的中医药观念本身,其主要的瓶颈在于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这一观点?对于目前进行药食同源产品产业化的企业来说,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李静:在我国,药食同源产业既是中国健康产业,也是民族文化传承产业,随着国民保健意识的增强,市场需求在快速增长,我国有着得天独厚中医药传统养生文化底蕴,药食同源行业的发展潜力将是巨大的。

健康产品定制化,健康数据个体化是人们对健康的终极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海量的数据采集、清洗、建模和可视化展示工作,就像特斯拉通过数字化过程颠覆了传统的汽车行业一样,特斯拉已经不是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其实他是一个大数据公司。未来健康领域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数字化的过程。

对于目前进行药食同源产品产业化的企业来说,健康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药食同源行业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但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还应该加大科学研究,做到有数据支撑,用数据说话,真正做到产品规格化,行业标准化。

中国网记者:李会长,因为您是常年在美国进行科研的专家,同时也经常与国内的科研机构和医学院进行研究合作,作为跨国、跨学科的专业人士,您打算如何通过这些跨领域知识的结合,发挥更大的优势呢?

李静:正如大家已经感受到的,各项新技术,比如量子运算、人工智能、材料科学、增强虚拟现实技术等的日益成熟和加速融合正在重构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势必会给某些传统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医学健康领域就是其中的一员。我想未来横跨学科应该会渐渐成为医学健康领域从业人员的必选项。传统学科的边界其实已经被打破,以一种学科去解释另外一个学科已变成了现实,比如我们熟知的生物信息技术Bioinformatics。我最大的愿望是以专业来化解边界,让人们在健康营养数字化过程中享受着个性化的服务,获得健康幸福的生活。

中国网记者:翟教授,作为中国著名营养学家,您觉得药食同源行业的从业者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在市场上做到有所突破?

翟凤英:中医药不仅要做强,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食疗、营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方面作出更多贡献。

推动中医药发展应体现时代性和规律性、创造性,重在实效性;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应顺应时代变化的社会需求,结合传播中医药、营养学文化知识,使记载在古籍、文物,中国应用临床在中医药健康养生方面的智慧生动起来、与现代营养学的科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推广。

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窗口机遇已经打开,群众的需求非常高,健康产业(保健品、功能性食品)一定能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药食同源物质产业化发展,从业者需要从这几点进行深思:

第一,药食同源产业既是中国健康产业,药食两用的食材要进行有效成分的研究,探讨他们的功能成分、才能有效的为人体健康服务,也是民族文化传承产业;

第二、药食同源产业必须规范化发展;有标准、有监督;

第三、注重创新开发新产品,产品成分原则按人群的身体需求而定,弥补目前膳食不足的营养成分,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第四、药食同源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成为中国品牌;

第五、药食同源产业化、科学化企业管理增强。

中国网记者:翟教授,面对国内药食同源行业的现状,您能否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从事营养行业多年的心得与感受?

翟凤英:中华中医药的发展要立足国学结合营养学,走向科学,创新发展。首先把中药中药食同源的食材的营养功能成分研究透彻,更准确的弥补人体营养素的不足,起到改善和预防疾病的作用。真正为健康中国助力;

同时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实践证明把中华中医药大智慧哲理运用的改善中国居民的健康状况,提高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的行业,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药食同源的研究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附:

李静介绍

国际知名营养学数字化专家、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养老分会副会长。李会长在美国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利用数学和统计技术对基因表达数据、实验室数据以及医学文献数据进行计算机分析、建模及可视化,同时开展与国内医学机构及医学院的医学研究合作。李会长的多项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杂志上,其中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杂志(影响因子为6.55)上一篇关于新冠疫情死亡率实时预测的论文在一年内已获得近百引用,在国际同类论文里位列TOP 1%。李会长的工作跨越了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医学、营养学等多个专业,属跨国、跨学科的顶级稀缺人才。

翟凤英介绍

中国著名营养学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原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1982-1983年在菲律宾大学营养学系获得硕士学位。她在1998年6月被菲律宾大学亚太地区食物与营养规划委员会评为最杰出的营养硕士毕业生,并获得最优秀硕士营养研究生奖。在我国率先建立并拓宽了公共营养领域,从营养调查、营养培训、营养监测、营养教育、营养改善、制订居民膳食指南、修订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等方面,拓展了公共营养事业。为公共营养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组织制定营养立法草案。主持国际、国内重大课题三十余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

  • 1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