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药信息 >> 正文

接种疫苗一定要重视,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

http://www.qm120.com2019-10-28 09:57:21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疫苗 接种

为了保证疫苗接种率和质量,有效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最终消除疾病,国务院已将每年4月25日定为全国儿童疫苗接种宣传日。 今年4月25日是中国第33届全国儿童疫苗接种促进日,主题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苗接种最有效” 4月21日,由中国预防医学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全国疫苗与健康大会也在南京正式召开 接种疫苗是每个儿童的权利,也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这对实现健康的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接种疫苗一定要重视,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

预防控制传染病接种疫苗成必要手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70年来,党和政府一直把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当作国家发展的根本大计。自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免疫规划,通过开展预防接种工作,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多种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或消除,免疫成效显著。据悉,2000年我国通过无脊灰的证实;我国麻疹发病人数从最高的年900万例下降到2017年不到6000例;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从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至2017年的6.8‰,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下降至2017年的19.6/10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医疗卫生建设的进步,也离不开预防接种工作的普及。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免疫科科长洪镭表示:“预防接种是人为地将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过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注射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疫苗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已经被处理过,只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不具有致病性。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抗体;当再有相应的病原菌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来对抗它,以保护身体不受细菌或病毒的伤害。”

事实上,接种疫苗作为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不仅可以增强个人免疫力,保护其免遭疾病和感染之苦,还能够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阻断传染病的传播链,进而控制传染病蔓延的可能性。除此之外,疫苗还有助于巩固国家教育和经济发展等优先事项,节约大量医疗开支,因为免疫接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医疗卫生投资之一,我国免疫规划成绩充分证明也是如此。

关注肺炎球菌疾病及早为儿童预防接种

今年是第33个儿童预防接种日。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事关广大人民的幸福感。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要由2015年的10.7‰下降到2020年的9.5‰,再到2030年的6.0‰。接种疫苗是防控儿童传染病的根本所在,就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

在所有疫苗可预防的疾病中,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肺炎球菌也称为肺炎链球菌,广泛定植于人类鼻咽部,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可以透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咳嗽或打喷嚏等途径传播,传播形式较为隐匿,婴幼儿是其主要的携带和传播人群。数据显示,在我国5岁以下儿童每年约发生174万例严重肺炎球菌疾病,其中约有3万儿童因此而失去生命,为众多家庭带来不能承受之痛。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田曼表示:“肺炎球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一旦人体抵抗力下降,肺炎球菌就会大量繁殖并入侵血液或各个器官,引起一系列的侵袭性或非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如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菌血症、败血症等,而且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引起后遗症的比例高,约每3个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患儿中超过1个会出现严重后遗症,表现为耳聋、智力低下、脑瘫等。”

鉴于其严重的疾病负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且指出疫苗接种是最合乎逻辑和最有效阻止抗生素耐药性蔓延的方法。南京市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长赵化梅表示:“刚出生的婴幼儿能够从母体内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在6个月前一般不容易生病。6个月后,母传抗体会逐渐消失,宝宝就极易受到肺炎球菌疾病的侵袭。因此,需要有计划地为婴幼儿进行预防接种,使其获得抵抗肺炎球菌的免疫力,让每一位宝宝赢在健康起跑线。”

保护儿童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充分普及疫苗接种知识,提高疫苗接种服务质量,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为早日实现《2030年中国卫生长期规划》做出应有的贡献。公众还应不断提高疫苗接种意识,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并按时给儿童接种疫苗。 只有所有人采取共同行动参与和支持疫苗接种,才能为家庭和社会创造健康、美好和和谐的未来。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