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预防和治疗有了新的突破
http://www.qm120.com2019-10-28 09:51:40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10月10日,南方医科大学侯凡凡院士团队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长非编码核糖核酸(lnc-TSI)通过负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3途径抑制肾纤维化”(长非编码核糖核酸LNC-TSI通过负调节抑制肾纤维化TGF-β/Smad3途径) 研究发现,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一种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低链转移酶,在成纤维因子TGF-β的刺激下,低链转移酶的表达明显增加。lnc-TSI通过抑制Smad3的磷酸化来阻断TGF-β/Smad3途径的激活,从而抑制肾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慢性肾脏病导致的肾纤维化是终末期肾衰竭(尿毒症)的主要原因。TGF-β是促进组织纤维化的重要因子。在TGF-β刺激下,Smad3蛋白的磷酸化是整个TGF-β/Smad3 通路活化的关键环节。侯教授团队的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在TGF-β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发现lnc-TSI表达在TGF-β刺激下显著增加,Inc-TSI通过特异性抑制Smad3的磷酸化负向调控TGF-β/Smad3信号通路。将人类lnc-TSI转入至小鼠肾脏中可以有效防治小鼠肾纤维化模型的发生发展。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活检组织中,lnc-TSI的表达水平与肾间质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在一组长期随访、接受重复肾活检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首次肾活检时肾脏lnc-TSI表达较低的患者4年后肾纤维化和肾功能减退较lnc-TSI表达较高者更为严重。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2010年全球有260万尿毒症患者因肾功能丧失而需依赖“人工肾”(即透析或者肾移植)维持生命,全球约230万到710万名患者因无条件接受透析或肾移植治疗而过早死亡。因此,任何能够防止或延缓慢性肾脏病发展至尿毒症的策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发现新的干预肾纤维化的靶点是创建临床防治策略的第一步。
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传统观念认为蛋白质是所有生命过程的执行者,而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只是蛋白质合成的蓝图和工厂。 然而,人类基因组研究表明,大多数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不直接参与蛋白质合成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参与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调节,其调节方式比蛋白质更特异和灵活。 这项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可以作为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节点分子”来调节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 "勃领新程 和合致远"┃ 2025零售医药合作论坛在沪举办
- 信达生物IBI363(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获国家药品监督管...
- 人类前沿科学计划:向来自25个国家的60名开拓性博士后科学家颁发奖学金
- 东南亚医疗市场新机遇:6月tHIS ASEAN登陆马来西亚,聚焦前沿医疗技术与创新
- 腾盛博药在2025年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上公布其正在进行的2期ENSURE研究的...
- "粉出彩•她绽放"2025乳腺癌关爱公益活动圆满举行,打造中国乳腺癌患者心理关爱标杆品牌
- 同源康医药公布2024年业绩,关键产品商业化潜力进一步释放
- ADRIATIC III期临床试验表明,英飞凡®是首个且唯一*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生...
- 无线电视全新剧集 以黄天赐教授事迹为灵感 呈现现代中医传奇
- 锐正基因自主开发的新型碱基编辑器ARTbase-A1™获批美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