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岁就患严重心脏病,要警惕家族性高胆固醇病
http://www.qm120.com2018-07-06 15:13:05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提起高胆固醇,大家很容易想到与摄入高脂食物有关,但有些家族性高胆固醇病患者,他们即使饮食健康,胆固醇含量仍会超标。但由于胆固醇过高本身没有明显症状,不少患者对自身 " 计时 " 一无所知,直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中风、心脏病才发现,可能为时已晚。近日,一款由香港心脏专科学院开发的手机 APP,可让市民简单、快捷的检测自己是否高危一族,以便尽早作出诊治。
饮食非增高胆固醇的唯一途径
据心脏科专科医生刘育港介绍,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来自肝脏合成或饮食摄取,其中有 7、8 成来自肝胆合成,2、3 成来自食物,因此,除了高脂、高糖的饮食习惯可导致胆固醇过高,年龄增大、家族史、缺乏运动或肥胖等都会增加胆固醇超标风险。那怎样才算是胆固醇 " 超标 "?刘育港说," 标准 " 并非一个单一的数字,需依据每个人的情况来调整,包括病历史、有没有血管闭塞、糖尿和其他高危因素等而作出全面考虑。
据了解,家族性高胆固醇病患者会随着基因遗传至下一代,若父或母亲其中一方是带病者的话,就有一半机会传至下一代;若双方均为带病者,机会可高至 75%,令孩子有机会一出生便患病,使他们年轻时便患上心脏血管病。同时,家族性高胆固醇病又分为两种,分别为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病及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病,其中以前者较常见,患者只从父或母亲一方遗传带病基因,每 200 至 500 人中便有一名患者。而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病患者则需同时从父母双方遗传带病基因,较罕见,但严重性相对更高,患者往往 20 多岁时便患有严重冠心病。
家族性高胆固醇患者危险程度更高
刘育港指出,无论哪一种家族性高胆固醇病,患者的胆固醇水平均较平常人高出许多,甚至比一般高胆固醇患者超标数值更高。因此,他们患上心脏病的风险也高,死亡风险也随之增大。治疗这类患者比较麻烦,一般需要更高剂量的降血脂药,或采用多种降血脂药,甚至可能需要 " 洗血 " 降脂。
但由于高胆固醇症状不明显,加上社会认知不足,此症一直被严重忽略。" 其实,只要通过了解家族病史及临床问诊,已可初步判辨是否患病,如父母亲或兄弟姐妹在 50 岁前已出现心脏病发,以及临床检验出有异常高的胆固醇水平(约比平常人高约 2 倍),或患者会于跟腱或眼皮边缘的皮肤底下出现黄色瘤,表示脂肪过度积聚于皮肤下,均属异常表现,应尽快求医。" 刘育港说。
有 APP 程序可快速筛查高危人群
为让患者尽早出现这个 " 隐形 ",由香港心脏专科学院开发手机应用程序 "HeartCalc",只需简单回答几个问题。程序便能为用家评估患上家族性高胆固醇的风险。如评估结果出现 " 很可能患病 ",建议市民应尽快求医检查。
针对家族性高胆固醇,目前最常用于治疗高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未必足够控制胆固醇至理想水平。他汀类药物虽能减少肝脏制造胆固醇,但若药量太高,或会引起不同副作用,如肌肉疼痛、肝脏受损等。医学界最新研发出新一物制剂 PCSK9 抑制剂,可利用肝脏特性清除血液中的坏胆固醇,配合他汀类药物使用可额外降低高达 70% 的坏胆固醇,药效比现时所用的第二线药物明显加强,特别对家族性高胆固醇病患者有效。
据介绍,PCSK9 是一种阻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转运坏胆固醇到肝脏进行代谢分解的前蛋白转化酶,而 PCSK9 抑制剂就能抑制 PCSK9,让 LDL-R 重新发挥降胆固醇的功效。对家族性高胆固醇病患者而言,是个有效和方便的治疗选择。
- IRBM扩展基因组学平台推动药物发现
- TÜV莱茵为勃林格殷格翰颁发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国产首个!三生国健抗TL1A单抗SSGJ-627临床试验申请获批
- 嘉会医疗携手申花,看见自闭症儿童的潜能
- 创造可持续发展绩效:2024年,液化空气集团在ADVANCE战略所有非财务指标方面均取得进...
- 真实世界研究SCORE证实诺和盈®(司美格鲁肽2.4mg)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 司美格鲁肽2.4mg可降低超重或肥胖且已确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总体心血管事件负担
- ACC 2025:SOUL试验证实诺和忻®(司美格鲁肽片14 mg)在降低心血管事件方面具...
- "心"火相传 "智"启未来:欧姆龙携手可果美开展常州职校公益捐赠项目,共筑健康校园
- 诺华创新药物飞赫达®(盐酸伊普可泮胶囊)C3G适应症在中国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