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ADHD患儿应在11岁进行前庭刺激训练
http://www.qm120.com2007-11-19 10:02:34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医学前沿
本报北京讯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前庭功能发育状况与正常儿童在哪个年龄段差异最明显?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在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及科技部攻关项目基金资助下,得出了研究结论:以11~12岁年龄阶段差异最明显。
专家指出,此时应注意使用以前庭刺激为主的姿态控制能力训练,以改善患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及冲动控制等认知功能。
ADHD儿童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行动笨拙、经常跌倒;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等精细动作协调不良;存在不能分辨左右等空间位置觉障碍;存在阅读和书写时常漏字、跳字、漏行或笔画颠倒,计算时容易错位等视觉运动障碍,这些障碍与前庭系统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王玉凤负责的课题组首次使用前庭系统功能评定方法,通过对视眼动系统、前庭眼动系统、视前庭相互作用系统,对148名7~14岁ADHD患儿和同年龄段正常儿童的视眼动和前庭眼动系统功能发育及差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7~14岁正常**的视眼动系统中的扫视、反扫视和视-前庭相互作用系统处于发育期,视动性眼震发育稳定,前庭眼动系统处于稳定期;7~14岁ADHD**的视眼动系统和视前庭互用系统的发育过程落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以11~12岁年龄阶段差异最明显。
王玉凤指出,儿童正处于发育期,其大脑皮层的可塑性高,因此,在ADHD患儿11~12岁年龄段利用静态平衡仪对患儿进行以前庭刺激为主的姿态控制能力训练,能提高患儿对前庭信息的利用能力,改善患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及冲动控制等认知功能。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美赞臣中国启动"婴幼儿+儿童成人"双轮驱动战略
-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与亚马逊云科技携手,加速人工智能驱动的癌症创新
- 圣方医药研发正式更名为"太美智研医药" 以AI赋能临床研究全链条
- 正雅颌位重建临床技术解析
- 凯爱瑞发布2025年补充剂风味图谱:引领健康领域的风味未来
- Early CD研究在2025 ECCO年会上发布重要中期分析结果,助力早期克罗恩病患者实...
- 阿斯利康将以约1.6亿美元收购珐博进中国,并获得罗沙司他在中国的独家权利
- Syensqo和Emulseo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高度决定眼界,眼界决定格局”普萃超临界
- 依视路陆逊梯卡亮相上海眼镜展 携行业伙伴共拓眼视光破局之路
网友关心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