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肉类变主食会增加大肠癌风险
http://www.qm120.com2007-07-19 10:51:13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肉当主食很不健康
专家称国人饮食习惯改变导致大肠癌(如何治疗大肠癌)高发,七成检出者已是晚期
“20年前广东大肠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七位,现在已经升到了第三位!”在中国抗癌协会、德国默克举行的“阳光生命花园”启动仪式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管忠震教授指出,对中国人来说,肉类是送饭的,现代人渐渐地把肉当主食,这是很不健康的。
国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大肠癌已成为一种高发的“富贵病”。
大肠癌东部发病率高于西部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介绍,在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大肠癌的发病率居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一、二位。“20年前我与香港专家交流时获知,香港的大肠癌已是仅次于肺癌(如何治疗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我非常惊讶,那时候广东的大肠癌在恶性肿瘤中排在第七位。”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肿瘤教研室主任管忠震教授介绍,这20年来,广东大肠癌的发病率快速上升,“目前已排在了第三位。”
据了解,我国大肠癌80%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但近年来青年患者比例不断攀升,且男性多于女性,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城市大肠癌上世纪90年代的发病率与70年代相比,上升了31.9%,农村上升了8.51%。在发达城市上海,90年代男性大肠癌发病率比70年代增加了104%,女性增加了99%。
肉类变主食增加大肠癌风险
管忠震指出,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升高,与国人饮食习惯改变有关。据介绍,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高脂肪饮食、吸烟、饮酒会增加大肠癌的风险。管忠震表示,西方人把肉当主食,对中国人来说,肉类是送饭的,现代人渐渐地把肉当主食,这是很不健康的。
据介绍,除了饮食习惯,家族中有大肠癌患者、本人患过大肠息肉(如何治疗大肠息肉)、胆囊切除10年以上、重症溃疡性肠炎多年不愈、接受过下腹部放射治疗等均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
由于大肠癌症状隐蔽,当患者出现便血、腹痛时,已是晚期症状,临床上70%的检出者属于晚期,而早期发现的大肠癌可以治愈,晚期转移的大肠癌患者存活最长时间还不到三年。为了能够早期发现,专家建议,常规提检时可查一下大便潜血,如果呈阳性,可禁食肉三天,再送大便化验,进一步确诊。有家族史的人群可在50岁以后接受肠镜检查,大肠息肉患者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 勃林格殷格翰2024年惠及更多患者,积极筹备新药上市
- 「信和创意研发室」及The Spark鼓励融入生活推动创科
- 金赛药业再获权威认证:两款生长激素产品新载入2025年版《中国药典》,实现全剂型收录
- 无线电视全新剧集 以黄天赐教授事迹为灵感 呈现现代中医传奇
- 锐正基因自主开发的新型碱基编辑器ARTbase-A1™获批美国专利
- 人类前沿科学计划:为科研先驱颁发研究**金
- 张勤院士:医疗诊断领域应用AI技术要可信、可靠、可解释
- DHL集团收购Cryoport旗下CRYOPDP,以强化"DHL医疗保健物流"业务版图
- 第十二届国际生物药全生命周期技术年会将于7月3日--4日在杭州举办
- 晚期肺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翻倍,恒瑞创新药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疗法助力患者迈向"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