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敲响警钟 食品安全事故祸首是添加剂?
http://www.qm120.com2008-12-18 10:59:45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三聚氰胺事件”给我们敲响警钟,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来自意大利、英国、荷兰等多种欧洲输华食品也被检出质量安全问题,更让大家意识到食品安全亟待规范。
12月10日,由国家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9部门联合启动了在全国范围内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并向社会公布了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其中包括17种非食用物质和10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苏丹红、蛋白精、三聚氰胺、工业等榜上有名。专家表示,百姓应了解“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二者的区别,才能更好地把握健康。“非食用物质”绝不可出现在食品中;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和范围,卫生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已有明确,超出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将危害健康。
“食品添加剂”在为“非食用物质”背黑锅?
添加剂一直在为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背黑锅”,日前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王竹天在向公众解答有关食品添加剂时特别指出,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添加剂。食品一出事,就说是添加剂的事,添加剂实在“冤”。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科副主任医师陈祖辉向记者介绍说,实际上大众是将食品添加剂安全性问题与滥用食品添加剂、非法使用化工原料造成的卫生安全问题混为了一谈。本是食品中违法掺假添加苏丹红、三聚氰胺,却让食品添加剂背上了黑锅。陈祖辉介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普遍使用,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并不会造成危害,广大消费者应该对食品添加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胃肠粘膜损害最常见
对于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所带来的健康危害,陈祖辉分析说,大致有三个层面影响:首先是“病”从口入,如果误食含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可能会出现口腔上的反应,紧接着食道、胃肠粘膜都可能受影响,例如二氧化硫、硼砂会刺激胃部,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出现,或是味精摄入过多会口干,想喝水等;其次是更深一级的危害,对身体会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工业亚盐中毒,可破坏呼吸系统,造成缺氧;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是有害物质在体内的不断积累,可能会导致人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的损害,甚至致癌,如亚盐在体内转化为亚硝胺,就会致癌。
- 歌礼宣布小分子口服GLP-1R激动剂ASC30美国Ib期多剂量递增研究取得积极顶线结果及已...
- 招商信诺多措并举提升外籍来华人员金融服务, 打造"无国界"服务体验
- 跨境破局 • 创新破圈 6月上海HNC健康营养展重构大健康版图
- 泡叶藻用"活"的!拜耳首款海藻类生物刺激剂产品安海龙®重磅上市
- 药明生物连续两年获CDP气候变化领导力评级
- 荃科得®联合氟维司群在华获批用于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
- 个性化新时代,屈光新纪元,2025爱尔康全光塑高峰论坛在深成功举办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 伟立瑞®在华获批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患者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