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与心理障碍相关 上海成年患者难寻口吃门诊
http://www.qm120.com2008-10-23 10:16:37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明天是世界口吃日。据统计,全世界口吃发生率为1%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计算,意味着中国有接近1300万口吃患者群体。由于言语表达屡屡发生障碍,导致生活中的很多不便,很多口吃患者认为自己有缺陷,是患了“不治之症”,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口吃与心理障碍紧相关
大多数口吃者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口吃,有时很顺溜,有时“结巴”;有的场合讲得好,有的场合讲不好。美国有专家对口吃进行研究,发现患者出现口吃时脑电波与正常人有异常,但口吃的原因迄今为止仍未统一观点。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社交焦虑症治疗专家张新凯医生表示,不少社交恐惧症的患者都有口吃现象,有的口吃患者在熟人面前说话基本不口吃或很少口吃,可在生人面前却喉头梗塞,有的跟家人闲聊还可以,可就怕和领导对话……
张景晖是中国早期口吃矫治方面的重要专家,他以无数次的实践和研究创立“口吃病”概念。上海口吃协会负责人黄逸表示,“口吃病”亦即口吃伴随心理障碍,这种概念阐明了口吃与心理障碍密切相关。心理障碍会加剧口吃的严重程度,而口吃现象不断增多,反过来引起更重的心理障碍,许多口吃病患者就这样陷入恶性循环。
口吃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一名“吃友”在我国最大的口吃网站——中国口吃社区网上说出自己的经历:“因为口吃,我现在有很严重的抑郁症。 ”
也许不是所有的口吃患者都有如此极端的痛苦情绪,但大部分“吃友”都会感觉到,口吃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一位“吃友”说,家人已经帮他张罗了好多次相亲,每次一见面,对方发现他口吃,往往没了下文。还有一位“吃友”说起自己口吃的原因,是父母的巴掌让他更加慌乱,小时候的口吃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消除。
来自徐汇区口吃矫治站的数据显示,口吃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从1996年2月至2006年12月底,该站共收治口吃患者845人,其中男性676人,女性169人。
口吃患者说话时容易产生言语重复、停顿、拖长现象,有时会伴有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心慌意乱、肌肉痉挛、面红耳赤、惧怕说话等症状。严重时,喉咙里好像塞着东西,想说的话说不出来,上气不接下气,用尽全身力气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它虽然不直接损害人的机体,但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困难,给患者带来压力和挫伤。
求医无门只得自发矫正
成年人患了口吃去哪里矫治?
记者打电话给申城各大医院,但是却发现本市缺少专门的口吃门诊,甚至连专门治疗口吃的医生也寥寥无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语言障碍科有专门针对儿童语言发展障碍的治疗和训练,口吃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患了严重的口吃,却有点求医无门的意思。
徐教口吃矫治站站长姚鑫山透露,当前国内正规医疗机构治疗口吃的科室和专门治疗口吃疾患的专业医生十分缺乏,医院没有口吃科(外单位者除外),医学院没有培训口吃治疗的学科。但是我国口吃患者人群数量巨大,所以出现了不少民间自发研究与探索治疗口吃的组织。
这种组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口吃矫治机构,通常称为矫治站、矫治学校、矫治中心等,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有40多家;另一种是由口吃者自发组织的互助团体,如中国口吃协会,上海口吃协会等10多家。据说全国已有10多万人加入了口吃协会,他们互相亲切地称呼“吃友”。
上海口吃协会和徐汇区口吃矫治站常常组织“吃友”定期训练,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生活中的挫折,学习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克服心理上的胆怯。
儿童口吃最需要家长耐心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设有目前为数不多的儿童吃口门诊,口吃在儿童期被称为发育性不流利。儿保科主任章依文表示,儿童口吃的发病模式有两种,即神经心理语言模式和需求与能力模式。由于字句发育的不同步,或是表达的需求与能力不匹配, 2岁后词汇增加迅速,但表达能力跟不上思维发展的速度。虽然发育性不流利是正常发育过程中的暂时现象,但使家长和儿童产生一地的焦虑,并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帮助儿童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态度。章主任建议,家长要耐心地听孩子在讲什么,而不是听他怎么讲;对他讲话的内容做出反应,而不是对他的口吃做出反应。让孩子将所想的表达出来,不要打断他的讲话,让他使用自己的词汇。慢慢地、平静地重复孩子所讲的内容,并保持稳定的情绪。最后,要保证每天至少花5分钟和孩子谈话,做到语速缓慢、语言简单、轻松愉快。
释疑解惑 口吃疑问面面观
专家支持
徐教口吃矫治站站长姚鑫山
小孩子好奇心强,看到口吃者就学,为什么会很容易“染”上,又难以改掉?
答:孩子处于学习语言的阶段,无意间学了“口吃”,形成了不良的语言习惯。这种不良语言习惯被父母发现后常常会责备、训斥,甚至打骂。在同龄人中则会招来啼笑起哄。这些环境容易引起当事人紧张害羞的情绪,导致思维、说话、呼吸三者协调。
为什么男性发病比女性多?
答:这和女性脑部的语音功能区比男性强有关;其次,儿童时期,**子比女孩子调皮,因为“学习口吃”而养成坏的语言习惯的也较多;最后,男性承受了更多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压力造成的心理紧张也可以成为口吃的诱发因素。万一患上口吃,幼儿比更容易治疗好。
为什么越想不要有口吃,我就会越口吃得厉害?
答:口吃患者往往有自卑心理和病耻感,他们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是口吃患者,也希望减少自己口吃的频率,但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这里,就越容易出现口吃。不少口吃患者在训练之后追求语言上的完美,有一点点口吃现象就很难过、很沮丧,这也不利于口吃的缓解。
万一孩子有口吃的苗头,该怎么办?
答: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轻微的口吃,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给他宽松的心理环境,经常引导和鼓励他把话说得慢一点,切忌指责、谩骂。民间有种说法,下雨天,打口吃的孩子耳刮子会打好,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幼儿园、小学里,如果老师发现班上有学生出现口吃,应该调整好氛围,不要让别的学生嘲笑口吃学生,也不要让大家学他说话。
治疗对策
语言训练和心理辅导最常见
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治好所有的口吃患者。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来选择性地接受相应的治疗和训练。姚鑫山说,眼下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语言训练、心理疗法、推拿、用药以及口吃矫正器。
发音法 让当事者重新学习一种讲话的方式,改变当事者过急、过快、过重的讲话习惯。
松弛法 让当事者学会多种放松方法,达到心平气和地讲话。
呼吸法 口吃者思维、说话、呼吸三者失调。通过呼吸技术的训练,使之思维、呼吸、说话三者协调。
暗示法通过正面暗示克服当事者担忧、害怕心理,增强克服口吃的信心。
催眠法 在催眠中施以暗示,影响其潜意识,化解口吃的“情结”。
认知法 通过理性情绪治疗技术,改变口吃者关于口吃的不合理想法,如口吃是不治之症等。(肖波)
- 美赞臣中国启动"婴幼儿+儿童成人"双轮驱动战略
-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与亚马逊云科技携手,加速人工智能驱动的癌症创新
- 圣方医药研发正式更名为"太美智研医药" 以AI赋能临床研究全链条
- 正雅颌位重建临床技术解析
- 凯爱瑞发布2025年补充剂风味图谱:引领健康领域的风味未来
- Early CD研究在2025 ECCO年会上发布重要中期分析结果,助力早期克罗恩病患者实...
- 阿斯利康将以约1.6亿美元收购珐博进中国,并获得罗沙司他在中国的独家权利
- Syensqo和Emulseo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高度决定眼界,眼界决定格局”普萃超临界
- 依视路陆逊梯卡亮相上海眼镜展 携行业伙伴共拓眼视光破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