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专家谈青少年猝死 多为心脏电生理异常
http://www.qm120.com2008-10-20 09:47:48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专家介绍:唐炯,男,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博士,内科副主任。《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委,四川省心血管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青年委员,为成都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以及市卫生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行医15年,从事心脏介入手术8年,擅长冠脉内支架植入、心脏起搏、二尖瓣球囊扩张、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等手术。
2008年10月3日,成都一名15岁职高生通宵上网,猝死在黑网吧。其母称儿子平时身体壮实,很少生病。以前也听说过这些例子,好端端一个健康的人,莫名其妙的就死去了。当事情发生了,亲人和朋友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
青少年猝死,最近几年时有发生,也算是老生常谈了。猝死,究竟是种什么疾病?现代人,谈“猝死”色变。为什么这么可怕的疾病会发生在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身上?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个疾病,如何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呢?.....带着谜团,记者走访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唐炯博士,让他来为我们解读这些谜团。
关于猝死一些医学常识
猝死其实分为几种类型。临床上以心血管疾病所引起的猝死最为常见而重要,称为心脏性猝死,其直接的致命因素为心搏骤停。心性猝死系一临床综合征。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人为死亡。
内因不足+外因刺激=猝死
青少年猝死,常见的病因为心脏的电生理异常。很多先天性的心肌病,其实都为心肌的离子的突然改变、过于劳累、剧烈运动等都为引发疾病的高危因素。就会发生严重的脏器障碍而导致心脏突然中止活动而直接造成死亡。以上的实例,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错误!敌对行为会导致青少年未来患上心血管疾病
心性猝死是因为多种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于人体,以致病的。单从人的行为、性格上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极其片面,而且不科学的。不止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别的疾病也是一样。发病的原因和机制绝对不止是其中一个原因起作用的。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的因素可以是几十也可以是上百、上千、上万种。单一的认为,人的行为、性格会致病,这样的说法是极其不准确的!
青少年的性格、心理还未成形,还在不断的成长中。所以,并不能用性格决定疾病的帽子扣在青少年头上。这一点,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青少年猝死 必谈青少年心脏病的预防
青少年心脏病,大部分都为先天遗传性的。如何更好的预防呢?
到现在为止,虽然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为了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从妊娠期就要做足工作。
1.应注意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在妊娠早期保健,如积极预防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
2.避免接触放射线及一些有害物质。
3.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服用对胎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如抗癌药、甲糖宁等。
4.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等。注意膳食合理,避免营养不良。
5.防止胎儿周围局部的机械性压迫。
总之,为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就应避免与发病有关的一切因素。
特别注意上呼吸道感染
青少年的内分泌系统也是处于成长阶段,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完全。细菌和病毒入侵的首要门户就是上呼吸道,非常容易造成上呼吸道的感染。而因为上呼吸道的特殊位置,和心脏是一对“紧密的邻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在青少年的发病率中占不小的比重。而心肌的病变,也是引发猝死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要高度重视。
医生贴心建议
心脏区域有不良反应的青少年,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到医院进行排查。特别是有猝死家族史的人。要到医院进行心脏电生理学检查,以及时检查排除心脏病的可能性。
饮食和生活起居适量注意就好,没必要严格规定。只要不抽烟、不喝酒、少熬夜。其他基本上无过多的禁忌。
仅仅是家长、孩子要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不够的,全社会都要正确认识青少年猝死这个社会现象。从每个方面都防范于未然,比如给予孕妇怀孕前的健康教育;给予青少年正确的生活和学习引导,让他们学会建立一个健康的认知态度和生活态度;多放点心思在孩子身上,当发现他们身体抱恙时,及时到医院检查;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运动,提高自身的身体抵抗力….相信,不久以后,“青少年猝死”这个杀手,不再是静悄悄的,而让它在还没有对孩子出手的时候,就“打掉”它手中的凶器。(谭蕾蕾 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