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更年期遭遇青春期 父母与孩子如何相处
http://www.qm120.com2007-07-09 14:29:55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核心提示
一位40多岁的母亲,进入更年期后,变得多疑、心烦意乱、好发脾气。这时,她在北京某重点中学的15岁的女儿进入了青春期,表现得非常叛逆。于是,更年期的母亲与青春期的女儿战事不断。母亲很痛苦,但又不知该怎样处理此事。
咨询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后,母亲给女儿写了封“道歉”信。
随着晚婚晚育观念的普及,父母进入更年期时孩子大多也处在动荡的青春期,“两期”如何相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
“孩子,你长大了,在很多事情上有了自己的想法,妈妈支持你,永远是最爱你的人。以前,妈妈总是数落你的不对,说你犯的错误,说你如何让妈妈伤心,其实,还有很多别的话,妈妈没有对你说过。”
今年43岁的刘女士,近一年来一直和自己上高中的女儿乔乔(化名)矛盾不断,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和女儿间的矛盾是现在家里的“主要矛盾”。痛苦万分的刘女士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后,给女儿写了一封“道歉”信。
在信中,刘女士对自己进行了检讨:“因为你弄丢了东西,在课堂上说话,成绩下降,剪了一个妈妈不喜欢的发型,和同学煲电话粥,妈妈是多么粗暴地对待你,大声地斥责你……孩子,感谢你的宽容,即使我刚刚责骂过你,过后你还是会依偎在我身边,亲热地叫我妈妈;更感谢你的存在,使妈妈意识到生活的责任,为了得到你的尊重和敬爱,妈妈努力成为一个值得你尊重的人。我多么希望我们母女二人能够永远和睦相处,成为彼此最亲密的人……”
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她别扭
“吃着饭,滔滔不绝就开始讲起了班上某个男生的事情,说什么球打得好,人也长得帅,歌唱得还一流,声音特有磁性,还说他们班的女生都快迷疯了。”说起女儿的不是,刘女士现在还觉得气不打一处来,“上次考试没考好,我就觉得她受什么干扰,原来是这个。”
针对妈评,乔乔也不示弱:“我平时都不怎么和我妈交流,她总是听风就是雨,然后唠唠叨叨没个完,那天吃饭觉得妈妈心情还好,就和她聊了两句我们班的一些事,谁知还没说完,她就发火了,对我吼道:‘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你管人家男生怎么样干吗?挺大个闺女不知道害臊!你能有什么出息!’我听了觉得特委屈,我们班确实有女生对那个**有好感,有的甚至给他写‘情书’,可我对他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和妈妈说这个事就是觉得好玩,谁知道她突然就翻脸了。”
乔乔觉得妈妈过激的举动让自己很难接受,“和妈妈说并不代表我就喜欢那个男生,再说喜欢别人也不是什么应该害臊的事,更和有没有出息沾不上边。”
刘女士也对女儿倔强的样子表示不理解,“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气得心直颤,拿起筷子就给了她一下。”
“有理讲理,干吗动手打人!”乔乔觉得妈妈对自己特不满意,虽然自己的成绩在班级能排三四名,可妈妈总不满意,拿起考试卷子就开始埋怨,一直埋怨到下次考试成绩出来,然后换话题再继续,“总之在她眼里我就是不合格,这次干脆就打死我算了!”
刘女士对乔乔的表现很是伤心,“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她别扭,总觉得她不够努力,不够优秀,一见她在做的事情和我安排的不一样,我就生气,有时甚至很绝望。她也好像故意在跟我作对,我让做的事,她总是找理由不做,还时不时地给我脸色看,她以前很乖啊!”
这件事像一样最终使母女间的矛盾全面爆发,两人几天不说一句话,也不正眼看对方,后来女儿干脆搬到了亲戚家住。
青春期“叛逆”是正常现象
事实上,刘女士的遭遇绝非是简单的个案,它是步入中年的父母普遍遇到的问题。
“不仅仅是青春期,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其心灵都是十分敏感而脆弱的,如果不能给孩子正常的亲子关爱或者采用不当的教育方式,就会给孩子心灵造成损伤。”北京四中心理咨询教师、北京友谊心友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师孙晓峰认为,有些家长喜欢沿用上一代人教育自己的方式教育子女,觉得自己都成长得好好的,这便是正确的教育方法;有些父母(尤其是父亲)甚至还存在“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老观念,试图在孩子幼年时期就将其“吓住”。“作为家长,从母亲十月怀胎开始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以科学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去郑重地迎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心理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师李梅认为,人的心理发育要经历两次反抗期,一次出现在2~3岁,表现为任性,不听话,爱哭爱闹;一次发生在青春期,大致从12~14岁开始,可能持续三四年。
“人在第二个反抗期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性激素的分泌,第二性征从开始发育到逐渐成熟,同时在心理上也逐渐发育成熟,最后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李梅认为,“叛逆”现象一般出现在青春期的中期阶段,敏感、易怒、任性是他们心理变化过程中很正常的行为表现。
专家认为,处于青春期中期的孩子在通过竞争增强自信心的过程中并不是找自己同龄的“优秀生”,而是喜欢挑战“权威”,在孩子心里,这种权威主要是父母和老师。
对青春期表现不要过于敏感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当孩子进入十几岁后,开始变得特别爱面子,家长再像以前那样大呼小叫,肯定会惹孩子不高兴,和孩子打球、做游戏赢了孩子,他们甚至会气得痛哭,而孩子在学校也不再对老师崇拜和尊敬,却换之以评头论足,甚至针锋相对。
“这都是青春期孩子‘挑战权威’的具体表现,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挑战来确立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且,出于安全考虑,孩子往往将这种挑战的对象锁定在自己最亲近的人身上。”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博士胡邓认为,家长对孩子在青春期表现的“叛逆”不要过于敏感和紧张,而应该“欣然接受”。
“首先,这种‘叛逆’是不可避免的。”胡邓说,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同时,这种叛逆是必须的,孩子只有在青春期经过这种冲突才能初步建立未来社会竞争力的基础,为日后的社会竞争提供最初的心理自信心基础。当孩子在对家长表现出挑战的迹象时,家长比较好能表现出有原则的示弱,而适当帮助孩子增强这种自信。
胡邓说,这种“叛逆”也是双赢的,孩子在通过“幼稚”的竞争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也是在提醒父母,家庭中将要减少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而增加一位顶天立地的青年。家长在此时应该告诉自己,换个角度理解子女,并有意识地给他们更多更自由的成长空间。
在李梅看来,青春期的家庭教育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敏感、复杂,需要认真对待。家庭教育的关键在家长,家长的方法和态度直接决定了能否和孩子融洽相处,能否使孩子顺利、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人生中的特殊时期。
“然而如果此时父母也正处于更年期,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和棘手。”李梅说,为了孩子,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并有意识地克服自己在更年期中的“反常”表现。 (实习生 朱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