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就医状况调查“看病是最愁的事”
http://www.qm120.com2007-03-23 10:01:03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据调查,目前困扰老年人的问题依次是:医疗难,社区老年人活动设施不完善,文化生活单调,没有合适的娱乐场地等。老年人的医疗、保障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让辛劳一生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如果说医疗问题是一根社会“神经”,最敏感的无疑是老年人。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1%。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老年群体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占整个GDP的比重为0.9%,而世界平均水平是4%,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个比例更高达40%。因此,在中国老年人看病问题尤其多。近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这样几位退休老人,听他们讲述了看病中的几多艰难。
交通不方便
及时就医难
年逾古稀的孔老师退休前是北京某学校校长。定点医院是北京朝阳医院。说起看病难,她的感受是,离家近的没有好医院,到好医院看病交通又太不方便了。原来她住呼家楼,离朝阳医院比较近,后来搬到南城的华侨城南站居住,看病就感到不方便了。她告诉记者:“我身体不好,有糖尿病、心脏病、脑供血不足,这3种病其实应该经常到医院检查,但由于住的地方离医院太远,路上花的时间要1个多小时,为了挂专家号,早上5点就得出家门。所以我一个月去一次医院。现在还能自己去医院,我真发愁将来走不动了该怎么办?我家附近的社区医院没有夜班,条件简陋。我的病他们看不了,我有时候有点急病就打‘999’,请大夫到家中来,如果大夫处理不了,就乘急救车到城里的大医院治疗。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大夫的出诊费和急救车费是不能报销的。我期盼社区医院能够完善功能,有大医院诊病治病的能力,不要只起到药店的作用。”
78岁的李大妈退休前是北京某工厂工人。医保定点医院是北京协和医院。她告诉记者,“我看病都是女儿开车陪我去,每次一去就是大半天时间,到了协和医院排队等停车位就得半个多小时,等我女儿把车停好,才能陪我去挂号。挂号、看病、交费拿药等的时间太长,我真嫌麻烦。有时为了不麻烦女儿,照着药方到药店去买药。现在看病怎么这么不方便,想起来就害怕!”
其实百姓所说的“看病难”,主要是指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病难。目前,全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城市的医疗资源80%在大医院。老百姓得了病,在基层得不到有效治疗,只好奔向城市大医院,百姓形象地比喻为“全国人民上协和”。老年人看病其实更应该在社区医院,不应该跑那么远的路,但正因为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和郊区没有好医院,一些常规的检查都很难在社区医院完成,所以造成老年人看病舍近求远很不方便。
服务模式不合理
手续繁琐跑疼腿
目前,北京已进入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期,北京老年人口已增加到202万,但66.3%的老年人因看病手续繁杂而只能自己买药吃。按照目前北京市的社保医药费报销政策,患者必须到定点医院治疗,但老年人离退休后,因随子女居住等原因,往返于路途遥远的定点医院不方便。
李大妈说她最愁的就是去医院看病,挂号、检查、交钱、取药都要排队,一次病看下来,要腿疼好几天。有关统计显示,在就医过程中,有半数老年人离不开帮助。由于手续繁琐、服务模式不合理,许多老年人宁愿自己买药吃,也不愿去医院就诊;老年人看病过程中的行动不便、交通不便问题也影响了他们的及时就医。
孔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医院分科太细了,比如朝阳医院有神内、心内、肾内、内分泌、呼吸科……我去一次医院看病就得挂3个号,我有脑血管病、心脏病、糖尿病,一个病看一个大夫,太麻烦了。大夫之间不通气,开的药作用重复。例如神内科大夫开‘银杏叶’,心内科大夫开‘通心络’,两药合用容易产生毒副作用,也是一种浪费。检查也有重复的现象。分科细本意是好的,但是往往给医疗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给病人造成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如果医院有为老年人开的科,有专家坐诊,不要分那么多科,老年人的病都到老年科看,就方便多了。”
王大爷今年80岁了,他告诉记者:“现在医院为老年人服务的意识较差,没有对老年人的特殊关怀,CT、造影一律排队。一位急病的老人需要做CT,这位老人的孩子都要给排队的人跪下了。如果医院有为老年人服务优先的规定,不是就好些了吗?医生开药专捡贵的开。吃药就能好的非让你输液,看一次病怎么也得让你花上千元。看病不仅难,还贵。”退休老干部刘先生告诉记者:“老年人最怕得病。一住医院就来个全身检查,没有几千元出不来。像我们收入还可以的况且如此,收入很低或者没有收入的老年人,就更难了。”
北京市一项调查显示,老年人患病后到医疗机构就诊的仅有45.7%。为了方便老年人看病,北京正在积极建设老年健康服务网络。现在,城区80%的老年人已经建立了健康档案。专家分析,老年人生病不就诊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老年人疾病一般是心脑血管疾病,需要的药品价格都不低。
目前,医院为老弱病残提供就医通道的寥寥无几。特别是一些大医院,分工细致,各科室分散,为就诊的老人带来诸多不便。老年人特别希望医院能够为他们开通专用通道,方便检查、取药等一系列手续,有效解决老年人的看病难现象。
退休后异地养老
看病报销难
目前,许多单位不接受老年人在异地看病所产生的费用,不在定点医院看病不能报销,这是困扰老年人看病的麻烦事。
邓阿姨是北京人,年轻时为响应国家号召到广西支援建设,现在老了回到北京的孩子身边养老,可是她看病是件很犯难的事。她告诉记者:“我回到北京才算回到了家。可因为工作在广西,那边单位规定在北京看病不能报销。上了年纪毛病多了,用退休金垫药费受不了。”邓阿姨认为,老年人去任何一家认定的老年病医院都应该能报销。
和邓阿姨有同样麻烦的人还真不少。据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工委主任陈高卫介绍,现在来海南旅游休息养老的人特别多,有些人一住就是半年、一两年也说不定,看病开了报销单必须回到原地去报,实在不方便。陈高卫认为,如果能建立一个省际的城镇医疗报销网络,那就方便了这些来来往往到海南度假的“候鸟老人”。
跨省、市、地区不能享受医保的政策,给异地养老的老年人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子女只得自掏腰包为原本有医保的父母看病,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负担和压力。为此,曾有专家向有关部门建议,应尽快以方便老百姓就医为目的,进行这方面的专题调研,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用。只要是已经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无论何时何地因病就医,只要通过互联网络系统查询确认身份,都可以按照规定的手续办理医疗费用报销补偿。
哈尔滨市老年医院
院长尤全喜:
加大医疗投入实现老有所医(相关链接)
据哈尔滨市老年医院院长尤全喜介绍,最近,哈尔滨市老年医院协助哈尔滨市老龄办,对1万名老年人健康及就医情况开展了一次大型入户调查活动,一些数据令人震惊。
调查显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10年前上升了4.5%,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和骨关节发病率最高。万名老人中患病能够及时就医者为51.8%。在48.2%有病得不到及时医治者中,近20%的人因没钱治疗被挡在了医院大门外,其余的人因就医不方便和为省钱选择去药店买药吃,自己当起“医生”。由于一些老年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因病致穷的家庭在增多。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在建议和希望一栏中写下这样的呼声:“国家应要求各级政府加大老年人老有所医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对大病患者给予适当的医疗救济金或减免费用。增加老年病医疗机构数量,提高服务质量,方便就医。”
老年群体骤增的严峻形势,加大了老有所医的社会压力,而老年医疗机构设施落后,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服务体系缺失断档的现状使老年人就医难问题越来越突出。
尤全喜院长建议:
1.政府积极筹资,加大对老年医疗机构建设资金的投入,大中城市都要设立一至两所设备先进、条件优越的现代化的老年医院。有条件的城市应考虑设立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正式启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没有条件建设新型医院的城市,当地政府应在财政设立专门资金,用于对原有老年医院的翻新改造和设备更新。
2.省、市政府每年应从财政预算中划出专门资金,对老年医疗机构给予适当的补贴,这笔钱主要用于减免部分老年人就医费用和困难家庭。为没有收入和工作的老年人建立医疗互助金制度,降低就医门槛。
3.提倡市级老年医院在社区开办老年诊所,此举可以有效解决老年人就医难问题。
4.大力推出电话叫诊、家庭病休、家庭保健、康复指导等服务,收取适中费用,此举能够大大缓解老年人就医贵、看病难的问题。
- 创新驱动发展 携手共创未来•杭州协合22周年庆典在德国MEDICA盛大启幕
- 药明生物德国基地计划扩大产能 新增预充针制剂灌装生产线
- 济民可信JMX-2002脂质体注射液用于治疗实体瘤获批临床
- 利耳听训新模块上线:足不出户,轻松掌握听力状况
- 2024MSCI ESG评级公布,三生制药持续蝉联AA级,稳居全球同业前列
- 动物补充剂潘飞龙(S)(R)获得全球首项专利
- 赋公卫菁彩、耀全民健康,"菁卫计划"携亮眼成绩单闪耀进博
- 迈威生物靶向 Nectin-4 ADC 创新药 9MW2821 新增获批开展 2 项临床研...
- 推出Continuity Biosciences ,通过创新交付技术实现突破性疗法
- NCCN提供的基于证据的新信息为尝试戒烟的人提供了切实和道义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