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结直肠癌发病率攀升,早期筛查为何难以普及?

http://www.qm120.com2024-06-03 18:00:08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美通社 PR Newswire

关键字:

深圳2024年5月31日 /美通社/ -- 当前,结直肠癌已成为中国第二高发肿瘤,大多数患者发现即晚期,生存率低。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 2022 年新发病例数达 51.71 万,死亡人数为 24 万。结直肠癌是为数不多可以通过早期筛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为什么仍有许多人错过"黄金筛查期"?

华大基因最新发布的《 2024 年中国结直肠癌认知现状报告》显示,约一半的受访者害怕肠镜检查过程或认为费用太高而放弃筛查,大多数人都希望有更便捷、价格更低的筛查方式。比起侵入性检查,约七成受访者表示更希望接受无创、无痛的肠癌筛查方式。

根据《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 2023 )》,结直肠癌筛查的推荐方法包括结肠镜检查和粪便基因检测等多种方式。结肠镜检查是筛查"金标准",能直接观察并切除息肉和癌前病变,但具有侵入性,且准备流程复杂,导致患者依从性不佳。此外,肠镜需要专业的技术、设备和医生,主要作为高风险人群的确诊方法,难以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广泛应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曲波教授指出:"以往我们缺乏便捷的筛查方法,这是提高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率的主要挑战和障碍。肠镜作为主要的检测手段,属于有创检查,许多人由于担心喝泻药的不适、侵入的检查过程而不愿接受筛查。"

近年来,粪便 DNA 检测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技术具有无需特殊设备、无需限制饮食、无创无痛等特点,已被纳入国内外肠癌筛查指南与专家共识,适合人群普查。华大基因最新调查显示, 因其简单便捷、价格适中、准确率高, 绝大多数人愿意尝试这一 新型检测手段 。

华大基因副总经理朱师达表示:"肠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肠道内的情况,但从癌症发展的生物学角度来看,更早、更直接的证据是细胞内的分子异常变化。"大多数的结直肠癌,从正常细胞发展成癌细胞,通常需要 10-15 年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基因突变和 DNA 甲基化等分子变化,往往早于明显的组织结构变化,比如出现息肉。

"虽然这些异常分子信号极其微小,但通过复杂、灵敏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我们能够对其进行放大和检测。粪便 DNA 甲基化检测技术正是利用这种方法,检测粪便中微量的基因变化。这种技术避免了侵入性检查的不适,同时提高了筛查效率,适合广泛应用。"朱师达强调。

调查方法

为更好地应对结直肠癌防控挑战,华大基因发布 2024  年中国结直肠癌认知现状报告》, 调查 5326 受访者 ,覆盖中国内地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年龄分布在 35 75 岁之间,性别比例接近1:1 报告主要基于中国内地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其同步发布的全球调查报告( Global State of Colorectal Cancer Awareness Report )数据,全面了解公众的认知程度、筛查态度及参与行为,以期为未来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该调查仅针对结直肠癌及筛查相关认知水平进行匿名调研,确保受访者隐私安全。


本文RSS来源:美通社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