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无反应患者的新选择——LBBP起搏
http://www.qm120.com2024-12-30 17:22:09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CRT是经过长期临床验证的部分心衰患者的经典器械疗法,CRT技术近些年持续进步,但仍然有~30%的患者术后无反应。近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同仁医院等医院发表在高水平期刊JACC: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的一篇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研究,为CRT术后无反应患者行LBBP(左束支起搏)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证据。
研究目的
简单说,就是为了验证CRT术后无反应患者升级为LBBP疗法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患者获益。
研究方法
这个研究思路非常清晰,简单说就是筛选一批CRT无反应患者,分为2组。一组升级LBBP,一组继续传统CRT双室起搏,之后进行疗效对比。
具体如下图,所示:2019到2021年的145位CRT无反应患者,最终48位患者升级LBBP疗法,97位患者继续CRT疗法。之后随访1年,经过PSM(propensity-score matching)处理后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
首先,LBBP组患者的QRSd 显著性缩窄(这也是LBBP手术成功的基本临床表现)。
其次,LBBP组患者术后心超EF值也明显提升,其中Baseline: 29.75% ± 7.79%; 6 months: 37.78% ± 9.25% [P < 0.001]; 12 months: 38.84% ± 12.13% [P < 0.001]。但CRT组的结果,肯定是EF值没有显著性变化,因为本身就是CRT的无反应患者。
升级有效的预测因素
44例升级LBBP后23例心超有反应(LVEF提升>5%),剩余21例仍无反应,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VEDV和基线QRS呈LBBB形态,是升级LBBP有反应的独立预测因子。
终点事件对比
一级终点为包括全因死亡、心衰再住院和心脏移植的复合终点,升级LBBP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HR 0.31, 95%, CI 0.14–0.72, log-rank p = 0.007),这主要归因于心衰再住院在两组间的显著差异(6.82% vs. 34.09%, p = 0.002),而全因死亡和心脏移植虽升级LBBP组低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
小编讨论
• 关注CRT无反应的病因至关重要
• LBBB(尤其LV导线位置不佳者)、左室舒张末容积不很大的值得尝试
• IVCD效果不好可能性大,HOT/LOT-CRT可能是一种选择
• 与其升级不如提前预防?——还需要研究证据
- 荣获七项ASCO口头报告:信达生物IBI363(PD-1/IL-2α-bias)领衔多款管...
- 尚高并购新加坡尖端干细胞企业
- 复锐医疗科技核心高管团队一行到访星荣整形 研讨共筑医美产学研医创新高地
- BSI为九洲药业颁发ISO 14064-1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和ESG报告鉴证声明
- 歌礼宣布小分子口服GLP-1R激动剂ASC30美国Ib期多剂量递增研究取得积极顶线结果及已...
- 招商信诺多措并举提升外籍来华人员金融服务, 打造"无国界"服务体验
- 跨境破局 • 创新破圈 6月上海HNC健康营养展重构大健康版图
- 泡叶藻用"活"的!拜耳首款海藻类生物刺激剂产品安海龙®重磅上市
- 药明生物连续两年获CDP气候变化领导力评级
- 荃科得®联合氟维司群在华获批用于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