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胎盘功成身退!何苦为难退休老同志!
http://www.qm120.com2024-09-20 19:11:49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明明到了光荣退休的时候,却被无良商贩炒作榨干最后一丝价值,胎盘很委屈。
作为妈妈与未出世的胎宝宝之间那不可思议的“生命桥梁”,胎盘以一种独特而神秘的方式,紧密连接着两个生命体。在胎儿逐步成长、孕育的奇妙10个月中,它不仅是营养与氧气的无尽源泉,更是传递宝贵免疫物质、构建婴儿最初防御体系的守护者。
然而,当这段亲密无间的共生旅程随着新生命的诞生而告一段落时,胎盘也应该功成身退了,但是,显然,有人希望它继续发挥余热,化身敛财的“胎盘刺客”:
(建议放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官方媒体报道,然后制作成一张图)
将胎盘简单地归类为“医疗废弃物”的确有些武断,但这并不意味着炒作胎盘存储商业模式真的如传说般神奇。
事实上,胎盘的处置方式,不仅关乎医学、资源利用,更触及了人类对自身生命起源、延续及未来健康可能性的深刻反思。在这场关于胎盘命运的讨论中,每一方观点都如同迷雾中的微光,既照亮了探索的道路,也映照出人性、科学与交织的复杂图景。
胎盘提取干细胞救命?想得美!
胎盘存储营销模式中,促销话术花样繁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核心不过是借助消费者渴望“健康”、“平安”的心理,以存储干细胞,用于治疗未来可能出现的血液疾病为由,诱导消费者支付30000到50000元的费用,为孩子的健康买一份所谓的大额保险。
诚然,2002年,《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分离胎盘血(UPB)及胎盘组织(UPT)内的造血干/祖细胞”的研究,该研究证实了胎盘血与胎盘组织中富含具有多种特性的造血干细胞,且其细胞计数显著高于一般预期,具体表现为胎盘血与胎盘组织细胞的总数约为同类有核细胞的显著倍数。此外,胎盘组织被发现富含抑制性T细胞,这一特性提示,在干细胞移植的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胎盘组织细胞可能有助于更有效地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但是,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积极的实验结果激发了公众对胎盘作为健康资源的极大兴趣,甚至有人称之为“健康之神”。但是,胎盘营销机构并不会告诉消费者真相:
有效的胎盘干细胞提取,臣妾做不到!
事实上,将胎盘真正应用于临床试验并非易事,专家学者们在此过程中面临了诸多挑战。首先,首要难关是严格的病毒与微生物检测,确保胎盘样本中不含任何致病性物质,以保障受试者的安全。
其次,胎盘细胞的制备与分离技术需达到高度精确,由于胎盘内细胞成分极为复杂,实现完全的物质分离目前仍主要依赖于实验室精密器械,这在临床实践中尚难完全实现。
最后,围绕胎盘使用的问题在医学界尚存争议,即便是专业领域内的人士,也对其应用的实际可行性、疗效的确定性及潜在的边界持有不同看法。
因此,尽管胎盘干细胞给大众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临床应用的推进仍需克服技术、安全及等多方面的挑战,可谓遥遥无期。
提取不来,那就直接吃,可是“紫河车”已经翻车
胎盘干细胞的提取技术复杂且需要高度专业化的处理,已经不现实,但是这难不倒一心敛财的机构,提取失败,加工食用又不难,中药“紫河车”了解一下……
但是,吃了有用么?
事实上,确有部分情况将胎盘入药。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胎盘被赋予了“紫河车”(或称人胞)之名,并被认为具有扶正补虚、益气健脾、养血填精等多重功效。作为药材使用时,胎盘被认为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因而在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治疗早年闭经、卵泡早衰及发育不良等严重症状方面展现出一定效果。此外,鉴于胎盘内含有丰富的孕激素和雌激素,这些成分可能对生殖系统具有积极的影响,进而也被认为对甲状腺疾病、肺结核以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缓解或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上述几项内容,与养生、大补、抗衰老,差之千里。营销号也不会告诉公众,2015版中国药典中,紫河车(胎盘)及以紫河车为配方的中成药被逐出,不再被收录。吃药遵医嘱,小学生都懂的道理,三无工厂加工的所谓胎盘粉,有用么?
处置不当 补药一样变毒药
河豚美味,但处置不当就是剧毒。如果仅仅是食用无效,那还是一个不坏的结果。然而事实上,胡乱食用胎盘制品,补药也可能变毒药,遭遇反噬,也不奇怪。
胎盘可能潜藏各种致病微生物,直接威胁到使用者的健康。简单的晒干处理并不能确保胎盘的安全性。未经专业、规范的处理和严格的病原体检测,胎盘可能由补药变毒药。因此,其药用价值必须在经过科学验证和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评估,这自然也导致了其药用成本的不菲。在探索和利用胎盘药用潜力的道路上,我们既需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又需不断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胎儿娩出后,胎盘便失去了其直接的营养供给功能,在以往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胎盘往往被视为医疗废弃物而被丢弃。如果能够发挥胎盘的潜在医学价值,固然皆大欢喜。但在此必须强调的是,胎盘的利用并非无条件的,它前置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要求——“提取工艺的复杂性”、“应用过程需严格遵循科学流程与质量控制标准”,以及“临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的全面验证”。
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在国内,尚没有官方正式成立的、专门用于储存胎盘的机构。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提取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且存储的胎盘在后续使用中能否顺利通过病毒性检测等关键环节仍存不确定性。
那么,在妇产医院发广告的胎盘存储机构又是何方神圣?细思极恐。
写在最后:胎盘理应发挥余热,但不是现在,也不是在无良机构
胎盘,作为人体中神秘且了解尚浅的器官之一,其性质犹如一柄双刃剑,既承载着无限的医学潜力,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与挑战。也许,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胎盘成分的理解日益增进,提取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获取途径的逐步规范化,未来我们有望揭开其更多奥秘,并重新评估其在医学领域的价值。
不过,在当前的科技水平和认知阶段,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胎盘的应用持谨慎态度。不应将健康寄托于尚未充分验证、充满不确定性的胎盘之上。临床案例的积累需要时间,而每一个案例的成功或失败都是推动我们向前的重要一步。因此,在期待胎盘带来医学突破的同时,我们更应警惕其潜在的风险,确保每一步探索都在科学、安全、合规的框架内进行。
胎盘,究竟是补益的源泉,还是潜藏的隐形风险?
是生命的守护神,还是健康领域的未知掠夺者?
这些疑问,还需要时间解答,但是有一点可以笃定:“为爱储存胎盘商业模式”就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