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肠息肉癌变,昆明东大肛肠医院建议:50岁后应坚持肠镜筛查
http://www.qm120.com2024-09-02 18:09:51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病例:
54岁的李女士,因近期腹部经常会出现疼痛症状来到医院消化科就诊。据其自己描述,四年前在体检时经肠镜检查发现肠道内长有息肉,其中最大一枚息肉有7mm大小。当时医生嘱咐其应择期切掉,并在切除后定期复查肠镜。但当时因为没有什么症状,自己工作也比较忙碌,慢慢就忘掉了这件事情。
但就在一月前,李女士腹部频繁出现不适症状,到医院查了肠镜,结果就发现了一个高度怀疑癌变的肠息肉,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绒毛状腺瘤,并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也就是早期的结肠肿瘤。这对于李女士来说,就好比在肠道中埋藏了一颗定时,幸亏被及时发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我们该怎样正确认识肠息肉、该怎样正确处理肠息肉?不再像李女士那样让肠息肉轻易的发生癌变。
什么是肠息肉?
昆明东大肛肠医院肛肠科黄主任介绍,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是指在肠黏膜内出现突出于黏膜表面的新生物。大多肠息肉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常规体检时发现。有的会以血便为主要症状,少数会伴随腹痛、便秘、脱垂,不同部位息肉又有各自特点。
肠息肉主要包括腺瘤性、炎症性及错构瘤性的息肉。患者需注意的是,腺瘤肉属于一种癌前病变,是结肠癌癌前的表现。具体来说,腺瘤肉可以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较高,管状腺瘤癌变率较低,绒毛管状腺瘤介于两者之间。当然,腺瘤性肠息肉虽然是癌前病变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是并非完全性因素,肠息肉的癌变还涉及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饮食、药物或遗传因素等,特别是饮食的因素。
肠息肉癌变有以下几种原因:
生活作息不当。肠息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及时调整饮食作息,存在着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高脂饮食等,容易导致息肉发生癌变。
遗传。对于家族性肠息肉病患者或者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结肠癌、直肠癌等疾病的人群,容易导致自身的肠息肉发生癌变。
治疗不及时。治疗不及时易导致肠息肉体积变大,而存在时间越长、体积越大的息肉癌变率越高。
如预防肠息肉癌变?
为预防肠息肉癌变,黄主任建议普通人群50岁以后都应该进行大肠癌筛查。
●若初次检查没有息肉,建议间隔3~5年进行复查;
●如果检查有息肉,则建议患者尽快进行内镜下治疗,且术后每年需复查一次肠镜,若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一次肠镜;
●如果术后病理提示癌变,需根据癌变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
- 诺纳生物宣布与Invetx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动物保健领域的下一**物疗法研发
- 联影携突破性创新参展2025阿拉伯医疗设备展并加强中东非洲战略合作
- Vantage基金会携手菲律宾SOS儿童村,帮扶弱势儿童与家庭
- 真理之粒2024 -健康和可持续粮食系统的全球见解
- 驯鹿生物伊基奥仑赛注射液(FUCASO)新药上市申请获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正式受理
- 美国万通证券宣布为其客户 PMGC Holdings Inc.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ELA...
- Spectra与XLPT宣布更名
- Arab Health 2025| "出海+智能化"助推鱼跃医疗业绩高增
- ThinkCyte扩展产品组合
- 寻找投资者:首创癌症免疫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