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口干舌燥鼻又痒,云太医这些缓解春燥方法要记牢

http://www.qm120.com2024-03-06 15:22:21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

一到春季就烂嘴巴、眼睛干痒,还耳鸣头晕,整个人好烦躁,不知道是怎么了?

春天是天气干燥而多风,人体阳气长而阴气消,容易扰动人体肝、胆、肠胃蓄积的内热,人容易出现急躁、上火等反应也就是所谓的春燥。

口干舌燥鼻又痒,云太医这些缓解春燥方法要记牢

出现春燥的人轻则头昏、烦闷、胸堵、口疮、咳嗽、痰多、便秘流鼻血等,重则可能侵害内脏。因此,云太医提醒大家春季要特别注意及时清除体内的积热,避免“春燥”伤身。想知道如何预防春燥以及相关的应对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春季上火原因

1、养肝不当

春季肝气当令,是肝气最足的时候,肝主情志,养肝不当就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导致情绪急躁,肝火旺盛,造成口干口苦、目赤肿痛、眩晕等症状。

2、多风干燥

春季多风,尤其是北方地区。这个时候人体代谢增强,水分更容易流失,造成眼干口干、头晕耳鸣等上火症状。

容易引起胃肠的积热,导致出现胃部春季经常吃温热食物,便秘等胃火症状。灼热疼痛、口干口臭

4、春捂过度

“春捂”可保护阳气,助阳升发,但不可春捂过度,容易导致内热积蓄而出现各种内火上升的症状。

5、起居无常

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容易使身体出现内分泌紊乱,导致上火。

云太医儿科专家曹一表示,预防春燥最安全的方法是食疗,不仅益体,更能防病,但春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因此,根据寒热温凉的不同,对症选择药膳进行食疗是预防春燥的关键。

温燥型

表现为干咳、连声作呛、口干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甚至咯而胸痛,痰中带血,并伴有鼻塞头痛、畏寒身热。它是燥邪与风热之邪相合而成,云太医建议不妨采用下列食疗:

白木耳杏贝百合汤:白木耳25克,杏仁10克,川贝母10克,百合15克。白木耳用水浸透发开、洗净。杏仁、川贝母、百合用水洗净,杏仁去衣,放入沸水中,中火煎一小时,再放白木耳,继续煎半小时,加精盐调味,即可饮用。此汤有润肺止咳、养阴生津、清热除痰的功效。

口干舌燥鼻又痒,云太医这些缓解春燥方法要记牢

凉燥型

凉燥多发于初春季节,是燥邪与风寒之邪相结合侵袭人体的结果。病人症状有干咳、少痰或无痰,鼻咽干燥,喉痒,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症。

姜糖苏叶茶:生姜、苏叶、牛蒡子、红糖各10克。将生姜洗净切丝,苏叶洗净和牛蒡子一起装进茶杯内,加开水冲泡,盖上盖儿浸泡15分钟,调入红糖拌匀,代茶热饮。

蜂蜜水——润春燥

蜂蜜有补中益气、清肺止咳、润肠通便、润燥解毒等功效,临床可用于体虚、气短、津液不足、肺燥咳嗽、心血管疾病、消化不良、溃疡病、便秘、失眠和痢疾等。外用有营养皮肤、消除皱纹的作用。

老话说:“朝盐晚蜜”,指晚上睡前喝一杯蜂蜜水,可以安神益智,帮助失眠的人尽快进入梦乡。

健康提示

糖尿病患者少吃蜂蜜。因为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入血液。如果一次进食蜂蜜量大,可使血糖快速上升;长时间过量食用蜂蜜,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小王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