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国谈情志医学新拓展——肿瘤防治与康复从“心”开始
http://www.qm120.com2022-03-22 16:38:37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作者简介:
王振国,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北京振国医院院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肿瘤情志治疗与中医养生保健。1990年荣获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王振国经过多年大量临床及教学实践,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坚持整体与局部的辨证观,提出“两化八法”全程治疗肿瘤的医疗模式,开辟了肿瘤治疗的新途径,为大众健康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是一名医生,从事肿瘤医药研究五十余年了,前三十年生涯,主要从事肿瘤药物研发和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临床工作。有很多病人经过我的治疗减轻了病痛,肿瘤缩小甚至消失。但也有病人治疗尚未结束就撒手而去,亦或不久后复发转移不治而亡。医者仁心让我对后者无法豁达面对,职业本能让我夜不能寐陷入沉思。
万千病例过目难忘,二十年前的一例记忆犹新。那是1998年我在广州巡诊时,复诊的一位乳腺癌病人,起初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可三年后复发,病人的丈夫辗转找到我,病人自己却拒绝再次治疗,情绪低落到极点。通过她丈夫了解到,“”竟然来自一点微小的家庭矛盾,事情源于她侄子上大学,她给了1000元钱,而等她女儿上大学,她嫂子只给了500 元钱,于此心生芥蒂,不久后乳腺癌便复发了,这让她碎了碟子又打碗,几乎导致精神失常。我给她丈夫出了个点子,让他说通兄嫂前来探望,买些礼品再给她2000 元钱聊表慰藉,以期化解心结。你瞧这个方法很灵验,新一轮的治疗结束,肿瘤消失了,她不再抱怨,脸上重新有了笑意。这个病例让我茅塞顿开。
看来早些年前我一心扑在研发药物治病救人无过,但二十年前的这个病例让我顿悟前治有失,失的是“治”身体,却忽略了心理。事实上,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和精神、意识、思想、心理、情绪都密切相关。身是表,心是本,治病救人,如果不解决“心”的问题,那就等于治标不治本。医学之美在于生命之思的体悟和绽放。通过这个病例,让我真正开始关注情志医学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也让我意识到与病人建立起有效的情感连结有多么重要。从那时起,我便特别注重对病人的心理治疗,对重点病人进行单独的心理引导,以友善和共情去安抚惶惑苦楚的病人和躁动不安的家属。我们积极开展群体抗癌,发起成立了全国彩丝带公益组织,以“生命影响生命”之理念,组织肿瘤康复病人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活动,使许多还在治疗中的病人走向康复之路。
如今有上千名病人跟随我学习《中医精略》,传承中医精髓,推广“两化八法”肿瘤治疗新模式。当我看到他们在中西医结合和情志治疗下,活了下来而且活得那么快乐,我领悟到了治疗之真谛、康复之真谛、生命之真谛。我想未来的追求方向,应以更加人文的方式去关注肿瘤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在情志医学和肿瘤康复这一领域,从根本上去帮助人们找到一条医疗与心疗并举的康复之路,实现“天下无癌”的理想。
(2000年,来自世界各地由王振国教授治愈的一百名抗癌勇士,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用微笑告诉世界,癌症可控、可治、可康复。)
在我从医的过程中,我与数十万名肿瘤病人一道,探究健康之于人生的意义,并找寻有益于生命以及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方法。人生很多时候,就像漂浮在无边之海的一弯小船,于惊涛骇浪中经受恶夜的洗礼——世事无常带来的挫折,疾病带来的痛苦,都是我们既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所必须经历的部分。半个世纪以来的从医路,是病人们给我上了一节又一节启迪人心的课,我们同在对抗顽疾的船上,在同一场风暴里,我们共同承担风险,体味残缺,我们共同穿透黑暗,秉烛前行。在这场风暴中我与病人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平等,更具互动、更多扶持、更有温度,而所有这些对于疗愈至关重要。这些散发着生命微光的课也点燃了我心中的一腔热血,启发了我的生命之思与医学之悟,更指明了我一生要为之奋斗的方向——让自己不惧一切,勇往直前!漫漫长夜终将过去,让我们为美好的未来祝福吧!
中医将人的心理活动统称为情志。情志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人体本能的主观反应。中医认为心是人体一身之主宰,一切的精神情志活动都受心的制约与调节。一个人癌症,情志就会发生改变。他们不仅在躯体上有痛苦,在心理上更会有压力,会产生紧张、焦虑、不安、孤独、恐惧、怨恨、悲伤、抑郁、甚至绝望的情绪。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肿瘤病人的心理障碍不解除,再好的治疗方法也难以实现其疗效。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提出了“治癌先治心”的观点,并以“生命影响生命”之康复理念,将中医情志医学的抽象理论,转变成为直观而易行的治疗方法,化单纯的理论宣教为丰富多彩的生命互动。二十多年来,我们共接诊治疗十余万肿瘤病人,帮助很多被权威医院宣判仅有三到六个月生存期的病人,活了一年、三年、五年,甚至有很多人带瘤生存十年、二十年以上。他们不仅没有出现复发转移,并且至今还快乐、幸福地活着。
情志与身心健康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纷繁的社会现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都给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失落、焦虑、烦躁、沮丧、压抑等情绪,这就是健康心理趋于消极的开端。
情志是人的复杂心理活动,是身心对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情志又可以称之为情绪,人的情绪有正负之分。正性情绪能使人感到兴奋欢欣、喜悦快乐,它可以引起阴阳协调,气机顺畅,脏腑平和,经络畅通,血液循环充沛,心跳规则有序,肠胃功能良好,睡眠安宁。负性情绪是当人们遇到不顺利的事件和情形时,所出现的孤独、焦虑、忧郁、愤怒、悲痛等情绪变化。如果这类情绪变化超出身心耐受限度时,就会导致阴阳失调,气机紊乱,脏腑受损,经络受阻,痰凝血瘀,人体的脏器功能就会发生紊乱。
现代情志学,是在中医“七情”学说基础上,对当今社会情志与疾病和健康关系的研究。它包括了人的情绪、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近十余年来,情志医学发展迅速,情志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价值已经被逐步认识,其致病原因、致病条件、宏观和微观机制已经被逐步揭示,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的防病、治病的方法与手段。近些年来,在大健康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重视中医情志养生。情志养生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气质类型和心理状况,综合运用各种调神方法,从自我调摄的角度塑造和维持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以完善人格、适应环境,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情志养生是中医的一大优势。
(2020年10月13日 百名参加彩丝带十年庆的全国代表齐聚天坛祈愿,为百万癌友的平安祈福!)
1992 年国际心身医学界指出:“世界心身医学要向中医学寻找智慧。” 6 情志养生重在自我调理。目前在情志养生方面有很多观点和论述,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做法。一是要提高认识。懂得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注意自我心理控制和自我心理调节,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平衡。二是要调整情绪。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心态平衡,保持有规律地生活,勿忧勿虑,勿躁勿怒,清心寡欲。尽量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特别是在遇到生活中难以避免的“负性事件”时,一定要做到正视现实,以自身健康为重,切不可忧心如焚、不思后果,从而损害健康。三是要劳逸结合。体能锻炼,劳逸适度,劳逸结合可以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从而增强体质和植物神经的调节能力,对身心大有益处。四是要广泛交谊。多参与社会活动,多和他流,多帮助他人,多想一些开心的事,多做善事。增加业余爱好,不仅可以增加生活情趣,还能保持良好的大脑功能,对防治心身疾病大有裨益。
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分析看,在医院综合门诊就医的病人中,与情志相关的心身疾病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三十。心身疾病的范围相当广泛,几乎涵盖了人体各大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偏头痛、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支气管哮喘、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征、神经性皮炎、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等。其发病原理是,争强好胜、遇事着急,长期精神紧张、恐惧、愤怒、焦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均可以引起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导致心肌缺血,血压升高,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抵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而使血糖升高等。那么这部分人就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人的心理、情绪、精神过度紧张,还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疾病。比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呕吐、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肠道易激惹综合征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遇事不急,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对养生、防病、治病都是颇有裨益的。 就当前而言,针对心身疾病已经有很多的治疗方法,比如以情胜情法、言语开导法、自我调整法,移情易性法、顺情纵欲法、启蒙解惑法、宁心静志法、安神静志法等,但归根结底都是一个人的心境调整问题。
中药调理气机、活血化瘀、祛痰除湿等方法配合使用,也是利用脏腑与情志的关系,达到调治心身促进康复的目的。另外,心身疾病还应灵活配合针灸推拿、体育锻炼、气功与静默疗法、音乐疗法等,辅助提高治疗效果。所以,无论是心理治疗,还是中医治疗,以及非药物疗法等,都可以作为人们养生保健的项目,并在医生指导下实行个性化选择。
情志与肿瘤防治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良情志会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及病人的存活时间,其导致恶性肿瘤病人死亡人数占全部癌因性死亡病人的 40%左右。2021 年,全国彩丝带公益组织回顾性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 3291 名爱心的肿瘤病人当中,伴有情志障碍而发病的占 80%。上海某大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病人心理干预前后,抑郁情绪改善率有显著性的变化。
(一)调节情志,预防肿瘤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致病原因已经不只是物理、化学、生物及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其发生发展。
(二)情志失调,促瘤发展强烈而持久的不良情绪刺激是促进肿瘤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肿瘤病人的病情也会随着情志变化而变化。
(三)情志优佳,控制肿瘤“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情志的变异可导致肿瘤,情志调节也可以治疗肿瘤。那么,如何才能让病人情志达到“优佳”状态呢?我们的体会是:应根据肿瘤病人所处治疗阶段,采取相应的个性化地进行情绪调整。
(四)肿瘤滋生,扰志肿瘤病人抑郁症发病率较高。我们经常见到有些肿瘤病人的情志譬如风云,喜怒无常,变化多端,晦明有时,晴雨难测,且多有兼夹。肿瘤作为有形之邪,消耗机体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压迫脏腑经络,是导致情志异常的直接原因;恶性肿瘤的高致死率、高复发转移率给病人造成严重的思想负担,更直接导致病人情志出现异常;肿瘤相关的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引起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加剧了肿瘤病人的情志异常。
(王振国教授正在进行《中医精略》授课)
情志与癌症康复
我们的情志康复治疗,简单概括起来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即通过治疗康复的癌症病人去影响正在治疗中的癌症病人,让这些在治疗中的癌症病人在这个群体里获得了与自己同病相怜其他成员的接纳,产生归属感。将自己内心积累的苦闷得以倾诉与发泄,获得关心和安慰。通过相互交换经验,发现共同的经历,对比自己寻找差距,矫正心态,进而产生摆脱困境,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和希望,达到影响者与被影响者都能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目的。
(一)说出来,哭出来,通过循循善诱,舒缓情绪。让病人们把内心的憋屈说出来、哭出来。
一位心理咨询师说过,“在我的来访者当中,被提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是孤独。那是一种非常 13 独特的感受,即便你身处人群之中,即便你在家人的呵护与包围之下,内心依旧孤绝寒冷,仿佛身处黑暗的深渊,无论怎样呼喊,都没有人听得见,也没有人可以救你。而这种孤独,自打你被告知诊断为癌症的那一天起,就将与你如影随形,寸步不离。”病人一旦被确诊患有肿瘤,原来人生所有的生活计划,在那一瞬间都变得遥不可及。吃不下,睡不着,满脑子都是恐惧、悲伤、无助和绝望。在重重的心理负荷下,病人内心堆积了大量的情绪,进而出现了情志改变。
(二)学出来,帮出来,与癌症抗争需要信心和勇气。
信心和勇气,属于人的正性情绪范畴。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信心是确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勇气是指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信心和勇气是人们战胜疾病的心理条件,一个对自己疾病治疗都没有信心的人,一个胆怯、恐惧的人,其治疗效果都不会好。只有内心充满阳光情绪的人,才会有勇气正视生命,并有能量去影响他人,有能力去帮助他人。而这样的榜样示范,交流互动,更会让病人们把抗癌信心和勇气,学出来、帮出来。 20 图为王振国教授正在进行《中医精略》授课1.交流互动
病人与癌症抗争的信心和勇气不会凭空而来。通常,当病人被确诊为癌症后都会很茫然,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对自己疾病的治疗也会有很多疑问和担心。这时的病人特别需要了解与自己疾病相关的一些医疗常识,比如,治疗方法、预后如何、自己还能活多长时间等等。这些疑问和担心若不解决,就会困扰着他们的情绪,产生孤独、恐惧、焦虑和郁闷。为此,我们给他们讲授中医基本理论、情志医学、情绪管理、膳食治疗、康复理论、人文知识、现代治疗进展等科普常识。让病人和家属详细了解肿瘤疾病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康复的全过程,了解致癌因素、肿瘤康复、癌痛治疗、中医冲击疗法、中医在放化疗中的作用、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培训,让病人了解不同类型癌症转移的路径,提高防控意识,掌握预防转移的方法。我们还会用早期癌症可以治愈的研究成果、五年生存率明显延长的统计学数据、带瘤生存的典型病例、以及现代治疗技术进展趋势等 21 与病人进行交流互动,让他们懂得,癌症并非“不治之症”。交流形式不拘一格,可以互相谈感受,可以互相提出异议,对于不理解的问题互相讨论,参加交流的病人还可以随时为大家介绍自己的抗癌经历、分享经验、体会等。交流形式多样化、医学知识科普化、培训语言大众化、举例比喻通俗化,把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展现给病人和家属,努力为他们燃起活着的希望。
(三)唱出来,跳出来 组织活动,激发兴趣。
让病人们把不良情绪唱出来、跳出来。音乐是生命必不可少的“维生素”。音乐疗法,是集心理学、医学、音乐学为一体,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病人在医生的帮助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旋律、节奏、音量、频率等,达到消除身心障碍、恢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非药物疗法。音乐对人们的精神和心理起着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悲伤时,它可以解除人的忧郁,振奋精神;疲倦时,它可以消除人的疲劳;烦躁时,它可以镇定人的情绪,拂去烦恼。图为彩丝带在游学营篝火晚会中快乐地舞蹈几年前,曾经有位四十多岁的住院病人,治疗了一个月不见好转。究其原因,发现他有极强的求生欲望,但又心态不好,由此导致情绪不稳定,总爱发脾气。为了调整他的情志,我们让他每天上午听两个小时的乐曲,晚上为大家唱歌,他的歌声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受到大家的鼓励,他的心情愈发愉悦,心态也逐渐好了起来,积极配合治疗,病情逐步好转,三个月后康复出院了。
(四)走出来,玩出来 动员和鼓励癌症病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让病人们把免疫能力,走出来、玩起来。
人得了癌症,一般都不希望他人知道自己的病情,恐惧遭受人们冷落和遗弃,活动圈子变得非常狭窄,会产生一种仿佛与世隔绝一般的孤独感。鼓励病人走出家门,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参与人际交往,能够减少生活中的孤独寂寞。走出来、玩起来,美好的风景、新鲜的空气、可口的美食、众多的癌友陪伴,都会让大脑垂体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肽等人体激素物质,令人觉得心情愉悦。 图为彩丝带在康复游学营游览花海我们每年都会把参与全程管理康复期的病人集中组织起来,春秋游北京、上海,冬游珠海,炎热季节去长白山养生谷消夏。
(五)情志治疗全程管理
在二十多年前,我们注意到了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光治病,不管人”的现象。不仅病人手术、放化疗期间的心理问题没有人过问,而且在病人康复治疗阶段的情绪健康也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尤其是看到肿瘤病人在漫长的疗程中,因受情绪变化的影响而导致病情的反复或恶化,以及给生命质量带来的危害,让我们产生了情志治疗全程管理的想法。
人是由躯体和心理两个部分组成,中医认为,身是表,心是本。有人把一个完整的人比作平面直角坐标,认为一个人不仅具有躯体这一个象限,还包括精神、情感和心灵这三个象限,那么精神、情感和心灵都属于中医的情志范畴。心理动力学认为,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件。为了不使得痛苦体验干扰正常生活,人的生理防御机能将会试图把它忘掉。
虽然,这些痛苦表面被忘掉了,但并没有真正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只不过是被压抑到潜意识中而已,当遇到特殊环境或特殊应急情况就会蠢蠢欲动,造成各种心理冲动,破坏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功能。肿瘤病人在康复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病情变化,生活中也会遇到家庭矛盾或各种烦恼。旧的情绪问题解决了,新的情 40 绪问题又会出现。在肿瘤康复病程中,情绪改变的反复性和肿瘤治疗的长期性,决定了情绪全程管理的必要性。我们倡导的肿瘤病人情志全程管理,是指癌症病人从确诊到手术、放化疗、中医药治疗,以及未来的康复过程,都有专人负责全程。负责调整情绪,安排复查,防复发转移,把握治疗方案,节约费用,提高疗效。我们为肿瘤病人做情志治疗全程管理,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让我们逐步改变了对癌症治疗“光治病、不管人”,过度追求躯体疗效的认识。但大多数医疗机构对肿瘤治疗还是停滞在躯体治疗层面,有的医生连一句暖心的话都不愿意和病人说,有的病人手术做完了几天都没有见到主刀医生的人影,像这样的医疗作风和治疗意识,如何会达到治病先治心、心身并治的境界呢。
癌症不仅仅是一场躯体上的疾病,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心理战。治癌先治心,它虽然不是药,但我们亲眼所见,它也许比药物更能有效地缓解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病人的生存尊严与生命质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天地转,光阴迫。”我们要继续做好情志医学在肿瘤治疗和康复领域的应用研究,充分发挥医生、病人、家属、彩丝带的积极作用,把人的躯体、人格、家庭三者结合起来,治癌先治心,心身并治。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就是要改变陈旧思维,革新理念,创新模式,以生命影响生命,让生命无忧无虑地延伸。
- XREAL新款AR眼镜获TÜV莱茵眼部舒适度(5星)及高清晰度认证
- 外国专家来华报告GS技术临床应用 | 正雅GS国际学术交流会在成都举办
- 前FDA资深专家王亚宁博士与擎科生物达成合作 助力小核酸药物原料领域的合规与发展
- 朱俊生:报行合一推动专业中介高质量转型发展
- 安盛集团与人保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 开启全球保险业合作新篇章
- "中国心"亮相伦敦瓣膜会 J-Valve临床数据惊艳发布
- 一廿方始,千山无止|明亚保险经纪举办20周年庆典活动
- 拜耳与美团医药健康合作再加码,助力公众拥有更健康的生活
- 立邦参与34万平米超大型三甲医院建设,全场景解决方案加速就医环境升级
- 美纳里尼集团在乳腺癌研讨会展示最新数据巩固ORSERDU® (Elacestrant)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