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弘扬国粹施仁术 融汇古今铸医魂—国医林于慧教授

http://www.qm120.com2020-11-02 17:05:48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国医林于慧教授

弘扬国粹施仁术 融汇古今铸医魂—国医林于慧教授

林于慧

职业 :高级全科中医师

出生日期:1943年9月籍贯 :福建

主要成就:高级全科中医师、流行病学主任医师、中医学教授、中医学博士、中国科学家协会会员、香港科学院医学顾问、国际中西医药业协会客座教授、福建省科普专家报告团巡讲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药技术开发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员、国医网健康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北京林于慧国际医药研究院院长,曾任闽清六都医院院长,闽清县卫生防疫站书记,兼任中华医学会闽清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华医药报》高级撰稿人,北京中科同济医学研究院院长内科副主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获《共和国名医专家》。

弘扬国粹施仁术 融汇古今铸医魂—国医林于慧教授

林于慧,1943年9月出生,福州市闽清县人。高级全科中医师、流行病学主任医师、中医学教授、中医学博士、中国科学家协会会员、香港科学院医学顾问、国际中西医药业协会客座教授、福建省科普专家报告团巡讲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药技术开发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员、国医网健康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北京林于慧国际医药研究院院长,曾任闽清六都医院院长,闽清县卫生防疫站书记,兼任中华医学会闽清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华医药报》高级撰稿人,北京中科同济医学研究院院长内科副主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获《共和国名医专家》、《中国科学家》、《专家委员》、《香港科学院医学顾问》、《国际医药业协会客座教授》等荣誉称号。

弘扬国粹施仁术 融汇古今铸医魂—国医林于慧教授

1966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疗系本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凝难杂症成效突出,其内科、外科及中西医结合方面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胃肠单层吻合术”、“针麻原理辩证探讨”,“肾周围性肾功能衰竭诊治”、“巨大肝癌切除术”、“显微输卵管吻合术”、“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头痛”,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蛇伤、针麻三项科研成果获省卫生厅集体荣誉奖,尤其在不孕不育症的诊治及老年性慢性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突破性进展。1982年因业务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福建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在国内外发表50多篇学术论文,多篇论文在学术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二等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获国际金奖。出版个人专著《医海深深》一书,将毕生经验奉献社会。综合业绩参加全国首届“华佗杯”成就展获突出贡献奖,被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授于《共和国名医专家》称号。其悉心钻研祖国医学发掘4700年古典医药学精华勤于实践总结独创《林氏体能测试法》、《五步诊断法》、《三秒钟快速诊断法》的临床应用填补了医学诊断法的空白;近期献出五十多年的验方研制成《林氏感冒茶》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为食字号,《林氏感冒茶》组方简单服用方便见效快速,价格便宜,纯中药无副作用,适应人群广,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普通感冒的治疗将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项很好的民生事业,即将投产上市;(人体疾病反应点)生物电脉冲点按器,现已注册国家发明专利号。

弘扬国粹施仁术 融汇古今铸医魂—国医林于慧教授

弘扬国粹施仁术 融汇古今铸医魂—国医林于慧教授

林于慧医师曾到北京、福州、漳州、东山、温州、上海、桂林、成都、广州、深圳、香港、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参加学术活动;其中与林梅医师合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头痛”,诊断特殊、治法科学、疗效突出,论文参加“首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北京)”交流,并在“国际中西医结合优秀成果研讨会(西班牙)”上获取“98国际中西医结合优秀成果奖”;此后又被第二届世界中西医药学术论坛年会执行委员会评为“国际名医成果贡献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论文发表在国际医药期刊《世界医药学杂志》,并应邀参加“国际综合医学大会(香港2000) ,获“紫荆花创新医学金奖”、“胃与十二指肠疾病手术治疗体会”一文,发表于国际核心刊物《中国特色医药杂志》,被当代卓越医学家研究暨新世纪医院管理论坛评为“国际医坛千禧名医金奖”,在“中国世纪英才业绩与论著征集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收录于《中国精典文库》 “21322例乙肝普查结果分析”及“不同人群乙肝感染情况监测分析”两篇论文,均发表于国内甲类刊物《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被国际中西医结合学会评为“优秀论文”。

弘扬国粹施仁术 融汇古今铸医魂—国医林于慧教授

在工作中经常指导卫技人员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热心培养中西医结合、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 还在卫生院校担任外科学、内科学、药理学、病理学、生理学、农村卫生学、流行病学等基础理论授课,在各种业务培训班担任专题讲座。近年来,曾多次接受马来西亚民间组织、老干局、老年大学等部门邀请,开展以“饮食与健康”为主题的保健讲座及义诊活动,课题内容深入浅出、实用性强,深受听众欢迎,曾被《马来西亚日报》、《诗华日报》、《国际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赞扬,全文由《福建科技报》连载,其业绩载入《二十世纪人才库》、《中国当代创业英才》、《中国国情报告 专家学者卷》、《中国人才辞典》、《祖国万岁》、《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名人大典》《中国专家大辞典》,“福州晚报”、“福建科技报”等也曾经作过相应报道。并荣获世界著名机构联合庆祝1999-2000年活动委员会制发的《千年之交荣誉》勋章(纯金),曾被相关单位邀请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发表“五步诊断法”荣获优秀论文奖,2014年加入第四批中国科学家协会会员。在2014第一期《中国科学家》杂志发表15000字的综述“简易诊断法”,成为全面系统地总结推广应用人体疾病“反应点”诊疗的先行者。“点诊”论文载入《中国中医药技术创新金鉴》并增补为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技术开发委员会专家委员,荣登《中国科学家》杂志2015第二期封面人物,获得《中国科学家》称号。矢志健康事业,退而不休,撰写的《体能检测法》与《人体疾病反应点临床应用体会》论文,被国家级文献及媒体争相发表,国家科技部推荐参加全国第19届科博会交流。在《看中国,人才强国》一书发表《绿色医学》论文,担任高级编委,直指医改方向,提出培养中国医生的重要观点,并身体力行,以中西结合的理念带领老年人度过健康快乐的后半生。

弘扬国粹施仁术 融汇古今铸医魂—国医林于慧教授

人们受益于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受害于市场经济的商业行为。扶正祛邪“治未病”才是绿色医学。

一、概论

1.中医:四诊八纲、扶正祛邪

中医是以人为本的实践医学,用望、闻、问、切诊断疾病,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论治,是一种模糊医学,但方向不会错,在这基础上应用扶正祛邪方法治疗疾病,有独到之处。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理念是对世界医学的重大贡献。同时,中草药毒副作用少,很多都是食物、食药两用,对病人有治疗与保护的双重作用。

2.西医:望触叩听,对症下药

西医通过望、触、叩、听,辅以理化检测,对病因病位有较明确的了解,然后对症下药。然而往往找不到病因,只是对症状进行治疗。例如感冒,没找到病因就开始治疗了,予以退烧止痛消炎药,结果往往是越治并发症越多。西药是化学产品,用动物做的药理试验,不一定适合人体,毒副作用多。例如:化疗药,用到白细胞下降就算达标了,就出院了。其实,发烧是人体对病原体侵入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就像边防军对敌作战时出现了战火,只是简单地把它强制性降温不打战了,敌人还没有消灭就草草收兵,刀入库,结果会怎么样?只能是“敌人”继续入侵,扩展病情。当然,小儿患者的家属也有顾虑,怕小孩子高热会把“脑子烧坏了”,这是早年老一辈人的误会,因为50年代前乙型脑炎、脑膜脑炎、脊髓灰白质炎等病高发,以发烧、抽筋、昏迷为主要症状,病后有些并发症,就认为是“脑子烧坏了”,其实是脑炎本身造成的脑细胞损坏了。

3.综合:五步诊断、标本兼治

望、问、点、切、查五步诊断法是笔者50余年从医的总结,于2013年1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第十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发布的综合中西的医学技术革新思路,中医必需掌握现代科学发展的成果为精确诊断疾病而努力,学习西医的理化诊断术。西医必需学习中医以人为本的实践经验,例如望诊,中医比西医强多了,中医往往通过望诊就能看出你的食欲差、肝肾有毒垢、免疫力差、寒性体质、某内脏功能低下、气虚、血虚等等。通过点诊可以确定内脏疾病的部位,例如:当心脏出问题只有胸闷、心悸症状的时候,心电图查不出来,中医可以在“心点”查出来,在手纹上看出来,经过点按,能够改善症状,这是西医不能做到的。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更是西医必需加强学习的重要内容。

二、现象

1.过分检查:撒网式筛查(医源行为、社会行为、商业行为)

现在医疗费用过高,原因大多出在检查的项目太多。导致检查项目太多的原因有两个方面:①医生方面:水平不高,习惯不好,不动大脑动电脑,病人讲什么症状就开什么检查单。有的检查项目还有抽成奖金,不开白不开。还有就是医疗纠纷多,尽量多检查,避免漏诊。②病人方面:有的人认为既然到了医院,就应该多检查更放心。有的人认为反正公费不要钱该查就查,多查更好。有的人不差钱,来个全身检查,而不了解医疗设备是以疾病为标准的,指标达到也不一定就是病了,况且有些仪器也是有伤害的。过分检查浪费了医疗资源,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2.过度治疗:毁灭性打击(广谱抗生素多联、抗菌抗病毒激素混合,放疗加化疗)

过度治疗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医生,但也有病人家属的责任,特别是小儿科,只是上呼吸道感染,孩子发热38度,家长因为溺爱孩子,十分紧张,要求医生用比较好的药、最快地降温。结果抗生素、抗病毒、激素、退热药一起上。症状虽然好了,可是益生菌也杀差不多了,免疫力下降了,过些天,气候一变化就又发烧了,旧戏重演,一次又一次演下去,这个小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更严重的是白细胞没了,骨髓反应性大量再生白细胞,还没成熟就放出来,就成了白血病

3.经验医学:本本主义、先天性缺陷(缺少扶正祛邪理念)

医学教育存在本本主义,所谓的规范、规则很多,学生被教成艺奴。只要看到化验单上白细胞多了几个就认为一定是炎症,就要用抗生素了,为什么就不会首先想到人体自身是有免疫力的呢?所以,缺少扶正祛邪理念是目前西医教学最大的缺陷。美国人化验“汤”中没有杀菌、抗病毒成份,然而,为什么中国几千年来用以治疗伤寒重感冒效果却很好呢?汤只有四味中药,笔者不用,用荆芥、紫苏、甘草才三种药,病人口服不到半小时就全身温热出汗,温热加强了血液循环,调动了全身的免疫细胞出来抗战,出汗又能排出毒素和病菌,这样感冒不就好了吗?有人会说这样轻的可以,重的就不行吧?中医是辨证的、灵活的,重症时可以加味,同样能解决问题,不能动不动就输液上抗生素。

4.误治后果:合法性遗憾(默守陈规,明哲保身)终生服药

按教科书上治疗方案出了问题老师会出来解决,书上有根据就是没有错。因为治不好就说要终生用药,这是什么哲学?

我们经常看得到的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白血病、癌症、心血管病……只要学习中医,找出病因,辨证施治,都是有可能治愈的。

弘扬国粹施仁术 融汇古今铸医魂—国医林于慧教授

5.专家误导:(商业性宣导)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了,经常去听健康讲座,这是好现象,然而有好多专家还是拿西医观点讲养生,殊不知中医养生最适合中国人。例如:有位权位很高的专家说“绿茶是中国比较好的饮料”,不知道他是不是为茶商做广告,他全国各地去讲。那么,我说绿茶有五大坏处你信吗?①绿茶性味苦寒,苦寒败胃;胃不好,消化就不好,消化不好吸收就不好,吸收不好营养就不好,身体还好吗?②绿茶含鞣酸,在胃中与铁元素结合沉淀排出,影响造血原料的吸收。③绿茶碱性,降低了胃酸,胃壁必需在弱酸性环境下才吸收铁,影响了造血必备的铁元素吸收,后果是什么?④绿茶农药存留量超标(与生长季节有关)。⑤对神经衰弱者而言,茶碱的提神利尿功能都会影响其睡眠质量。再说,往往现泡现喝,茶水温度太高,长期刺激食道很容易引发食道癌。有的专家还说据美国检测大米是酸性的,吃酸性食物会生癌。请问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吃什么?没有化验时都吃了,人口发展成十三亿了,现在化验了就不吃了?我建议这些专家应该多研究中国长寿老人的秘诀后再去讲座,例如:中药鼻祖孙思邈长寿141岁无疾而终,他是喝灵芝茶而轻身延年的。武夷山开山始祖彭祖因长寿,一界农夫成仙人,就是喝灵芝汤而长生不老。巴马人是山好水好空气好磁场好,喝水就可以长寿。

三、改良

1.简:五步诊断法最简单,望、问、点、切、查先后要分清,按顺序来,先动大脑再动电脑。医疗改革要从技术革新入手,让老百姓少花钱又能把病治好。

2.便:以方便病人为主,不做懒医,很多病不打针、不服药就可以治好,举手之劳何必为难?例如“反应点体能调理术”就是最简便的手法,许多病症点按就可以治好。

3.廉:为病人节约每一分钱。不收红包,不拿回扣。

4.效:在以上前提下效果好就等于省时、省钱。要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为了一切患者!。

四、养生

1.无害性检测(体能检测)

人体存在体能,体能强大者不易患病,有40%的疾病可能不药自愈。不同体能者接受同样负担结果表现不同,跟比赛一样,冠军跟其他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笔者设计了10项体能检测法,简单易行。检测结果可以辅助界定亚健康的原因,指导人们怎样调理。

2.治未病理念(反应点调理)

人体内部疾病在体表经络上会出现“反应点”,可以用来诊断内脏功能改变,也可以通过对反应点的按摩调理体能,对相应脏器的疾病起到治作用。这样人们可以不打针、不吃药(或者少打针、少吃药)也能治好病,这就是养生的需求。

3.自助式调理(食疗、运动、睡眠、群居、歌舞、旅游)

人有群居特性,害怕孤独;群团、歌舞、旅游、太极拳运动等集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能增进健康。

4.大自然濡养(山好水好空气好)

人们要养生必需离开严重污染的地方,到山好水好空气好的地方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清净的环境中,接受氧气、阳光、负氧离子、山泉水的濡养,放下身心,一切从新开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5.军旅式群居(环境改变恶习、氛围驱走孤独)

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节律,军队生活是最有节律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生活环境可以革除很多不良习惯,当然,我们做养生可以改一下,不要太严,不要太快,加点和谐温馨就好了。

6.首长式享受(被尊敬中享受人生的尊贵)

人是有尊严的,军中首长是最受人尊敬的,我们要营造这种氛围,让你当上“首长”,这样就会让人更加珍惜生命,更有幸福感。

7.原生式餐饮(来于自然才是纯真)

我们接受的污染已经太多,积累的毒垢已经不少,我们一定要去养生基地享用无公害的餐饮,慢慢把体内的毒垢排除,让生命细胞重生修复。

8.孩童式娱乐(回忆童年的快乐)精神愉悦就等于得到50%健康,人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玩的项目是最开心的,我们要在基地里开展多种童玩项目,让人们回忆童年的快乐,培养出一批“老玩童”。

9.趣味性运动(在运动中享受快乐)

对于老年人而言,运动体力差,但又不能不动。所以养生基地开展太极拳、气排球、交谊舞、大合唱、广场舞等让大家在欢乐的集体氛围中享受运动的快乐。

林于慧老师电话:15659993158(微信同号)

弘扬国粹施仁术 融汇古今铸医魂—国医林于慧教授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