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超过140/90,就要开始吃降压药?医生直言:这样测血压最容易误诊
http://www.qm120.com2020-06-28 17:17:46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很多人测完血压,发现高于140/90,就认为自己是高血压,甚至直接开始吃降压药。但其实,光知道高血压的标准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白如何正确的测量血压。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一些测量血压时常见的误区。
有很多人因为不会测血压,而被误诊为高血压
测血压可是个细致活,很多因素都会干扰血压的数值,比如说:
如果测血压的时候翘着二郎腿,血压会升高2-15mmHg;
如果测血压的时候说话,血压会升高5-19 mmHg;
如果测血压时,后背或前臂没有支撑,血压会升高2-6mmHg;
如果测血压时,上臂位置低于心脏位置,血压会升高3.7~23 mmHg;
如果最近熬夜、失眠,这时候测得得血压会升高4-11 mmHg。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测得的血压值偏离真实血压,因此,只通过一次的血压测量就断定自己是高血压,实在是太过武断。
到底怎么测血压才标准,血压超过多少就是高血压?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血压仪。
第二步:在测量前的半小时内禁烟、禁咖啡,不要憋尿,在安静的环境中至少休息二十分钟。
第三步:无论你是坐着量还是躺着量,袖带捆绑的位置都要和心脏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如果胳膊的位置比心脏高,得到的血压值偏低,相反则偏高。
第四步:排尽袖带内的剩余气体,放在上臂中部,松紧以放入一指为宜,袖带下缘距肘窝需2~3厘米。
第五步:间隔1~2分钟后,再测一次血压,若差别 ≤ 5 mmHg,则取 2 次测量的平均值;若两次差别>5 mmHg,应再次测量,取 3 次测量的平均值,只有平均高压≥140mmHg 和/或平均低压≥90mmHg才能诊断高血压。
高血压就要吃降压药吗?
我们根据血压升高的幅度,将高血压由低至高,分为1~3级,级别越高,危险程度越大,越需要药物控制。
高血压的危险程度,也就是未来10年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如脑卒中(中风)、心肌梗死等的风险,除了跟高血压的分级有关外,还与患者本身存在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有关。
同样的血压级别,危险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同样是1级高血压,没有危险因素,就是低危;如果有3个危险因素或者合并糖尿病,就是高危了。
危险因素:⑴年龄男>55 岁,女性>65 岁;⑵吸烟;⑶血脂异常;⑷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⑸肥胖,缺少体力活动;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靶器官损害:⑴左心室肥厚;⑵颈动脉壁内中膜增厚、斑块;⑶肾功能受损;⑷脉搏波传导速度(颈-股PWV)>12m/s。
临床疾病:⑴脑血管病;⑵心脏病;⑶肾脏疾病;⑷周围血管疾病;⑸视网膜病变;⑹糖尿病。
我国2014版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高血压的危险分层不同,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也不同
(1)低危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监测血压和危险因素3个月,如血压降到正常了可以继续观察,否则开始药物治疗。
(2)中危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监测血压和危险因素1个月,如血压降到正常了可以继续监测,否则也要开始药物治疗。
(3)高危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立即启动药物降压治疗,随时监测血压。
在家量血压,血压仪该怎么选?
不管您是低危患者,还是高危患者,随时监测血压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市面上的血压仪种类繁多,水银血压仪历史悠久,是血压仪中的泰山北斗,用它测血压,就一个字:准。但缺点是,患者自己没法测,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帮忙才行。
电子血压仪科技感强,哔一声就能得到结果,但如果测量对象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或者脂肪比较多的人,很容易因为接收不到脉搏信号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而且,电子血压仪需要进行校准,每年至少要检查2次。
但是,这款乐普血压计却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首先,乐普佳血压计模拟的是水银血压计的测量方法,用阶梯式放气法测量,扩大压力下降的范围,确保可以察觉脉冲,并且不会错过单一脉冲信号,这是类水银血压计的测量理念,更准确!
其次,很多朋友在家测血压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为袖带佩戴不正确导致测量结果大相径庭的情况,为此乐普佳动血压仪设计出了一种叫袖带自检的功能,如果袖带没有佩戴好,机子会自动提醒,不会再出现因为操作不规范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的情况。
这样准确的血压仪,操作起有是不是很难呀?并不!
佳享为了方便大家操作,只在正面只保留了两个按键:用户1、用户2;不管是按下用户1或者用户2都可一键测量血压,即便是老人也轻松上手。用5.2英寸超大背光屏显示,视力不好的人在夜晚也能看得清楚。最难得的是,这款血压仪采用锂离子供电,无需额外购买电池,方便大家24小时监测血压,观察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
这款血压仪还能记忆双用户90组数据,有助于家人血压分组管理,方便我们查看血压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调整降压措施。采用的监护仪算法,源于乐普20年在心血管领域的数据积累,其独有的心衰患者监测技术,能够应对多种复杂的临床状况,为心衰、支架术后患者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