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珠峰重测,他用20年攀登,缔造一个品牌,改变一个产业
http://www.qm120.com2020-06-12 09:20:38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站在珠峰面前,没人能轻松说出“人定胜天”四个字。
这座只有0.00006%的人类才经历过的世界第三极,有高差400米、厚度100米的北坳大冰壁;有548条从底部陡降的冰川遍布峭壁山脊;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死亡区域”,尸体甚至成为后续攀登者们的“指路标”。正式登顶前,还要在“绝命海拔”中越过岩体近90度、总体高差近20米的“三大阶梯”。
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尝试从北坡登顶珠峰,行至海拔8650米的第二阶梯时,4米多高近乎横切面般的绝壁,让当时的登山队员想出搭人梯的方式。队员屈银华因不忍心穿着满是钉子的高山靴踩在战友肩上,脱去鞋袜后,十根脚趾被严重冻伤后截肢。
197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准备登顶珠峰,但几乎全军覆没。三次冲顶,队长牺牲,队员冻掉双脚、手指的不在少数。26岁的夏伯渝就是在第二次冲顶时,失去了双腿,此后四十余年,珠峰成为执念。
2020年,中国决定再测珠峰。但今年的登顶之路却是一波三折。
从5月6日出发,21天内,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经历三次冲顶。5月25日,第三次冲顶过程中,队员行至北坡海拔7500米的“大风口”时,受狭管效应影响,风速约为相同高度大风的两倍以上。失温、冻伤、被风吹走都有可能。
队员们只能趴在路线上慢慢前进,抵达海拔7790米二号营地后,队员抱着石头趴下,躲避大风,艰难搭起7顶帐篷后,担心帐篷被吹走,3个人挤在一顶帐篷中,抓着帐篷杆坐着休息,直到26日凌晨5点,大风才减弱。
最终,5月27日11时,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顶峰。
这是继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的45周年后,世界之巅的“身高”即将迎来历史性更新,意义非凡。
一方面,珠峰“新身高”数据将为地震预报、冰川监测、全球变暖等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一手资料;另一方面,本次测量中高精度导航和遥感数据直接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如驾车导航、外卖点餐、物流快递等。
- 科济药业基于THANK-u Plus™平台的首例通用型CAR-T受试者四周时评估为sCR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治疗新方案:全球首个季节性过敏性鼻炎IL-4Rα生物制剂康悦达®(司普奇拜...
- 卫材将为食品企业提供降低认知衰退风险与营养指导及食品开发指南
- FDA批准仑卡奈单抗静脉注射(IV)维持剂量 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
- 迪哲医药再融资获证监会注册,18.5亿元加速产品研发进度并打造国际标准全链条产业体系
- 天锐医健加入元脑生态,采用元脑企智EPAI打造全流程医疗大模型应用
- 赛多利斯2024财年达成业绩目标;第四季度表现出色,整体趋势向好
- 西门子医疗2025财年开局展现强劲势头
- 优锐医药宣布恩司芬群(Ensifentrine,Ohtuvayre™)在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 总金额超1.3亿美元,复宏汉霖与Dr. Reddy's就在研达雷妥尤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