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构建和谐医生在行动 做病人建议者和顾问

http://www.qm120.com2007-04-02 09:57:41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行业动态

  做病人的建议者和顾问

  因为遭遇交通事故造成拥堵,我们从重庆驱车6小时才风尘仆仆

  赶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这是有4300张病床的超大型医院。从医多年的康复科副主任屈云告诉我们,如今在诊疗过程中,他至少会提供给病人两三种选择,让病人最终做决定。
 
 
 
他感觉,以前医生在病人面前是绝对的技术权威,现在医生只能是建议者,是病人的顾问。这种变化是从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开始的,很多费用不像以前那样可以完全报销了。从以前给病人单一方案到设计几个方案供病人选择,对医生的要求更高了。一次看门诊,他建议一位腰疼的老年人拍张X线片,100元。病人认为医生还没诊断就花了这么多钱,有些不满意。他耐心解释:单纯治疗疼痛不难,但为保证不复发,就必须查清原因,老人这才点头认可。该院病理科副主任张文燕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病人,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医生,所以病人的要求多些可以理解,也应该理解。医生不可以动不动就怪罪病人。

  重庆医科大学一附院心内科副主任马康华感慨地说:“病人都想一下子把病治好,但很多疾病是个长期的治疗过程,这中间对患者的科普教育很重要。医生应该把系统的治疗方案和科学的用药知识告诉病人,即不仅看病,还应成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病人的知情权也应越来越被医生尊重。”

  实实在在为病人解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胰外科副主任李立认为,对一所医院来说,低端是创新技术,中端是管理,高端才是你的医疗模式。好的医疗模式一定是围绕实实在在为病人解决问题而设定的。他们的尝试是推出“菜单式”手术方案和快速手术流程,也就是同种疾病的治疗有不同价位,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自由“点菜”。目前,胃、胰系统疾病的外科治疗已形成了几套比较成熟的手术方案,这也是为缓解看病贵问题而推出的一项长效机制。事实证明,对这样的方案设计病人很认同。由于方案和费用都透明了,病人对医生的治疗也就不会瞎怀疑,双方关系也融洽了许多,医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病人解决问题中。他们的体会是,病人要求的许多东西不是在高、精、尖技术上,而是能否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比如低位直肠肛管癌手术手工吻合,他们做小切口只需缝3针,病人3天就能出院,比阑尾手术还简单。“我们动用的可是比较好的专家、比较好的医疗资源和很低的收费,得到的效果是比较好的”,李立言语中透着自豪。

  李立还说:“我心目中理想的医生是大匠而不是大师。不管什么问题到你那里都能手到病除,这多好。当然这只是理想,谁再厉害也不敢说包治百病,除非是江湖医生。我个人现在对自然科学基金和基础研究之类的兴趣不大,主要是在许多方面我们干不过外国人,但我可以在外国人研究出来的基础上做技术改进和推广,这是我的强项,也是我们的强项。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一辈子能干成一件事就不容易了,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对病人不冷不热,还不许病人骂。哪有这样的好事?”

  有问题不要互相推磨

  成都军区总院检验科主任胡娟说,医疗行业医是一头,患是一头,检验是桥梁。可再不重视,检验这个桥梁就要断了。一旦这个担忧成为现实,受损的又何止是医患关系?科学进步很快,创新飞速发展,检验设备不断增加,为什么漏诊误诊还那么多?解放初期,我们国家总体误诊率为34%,“十五”期间误诊率却为35.9%。对这个现实,医务人员必须从自身找原因,不是简单的医患关系不和谐所能完全解释的。

  从根本上说,临床检验这个桥梁面临断裂危险,还是由制度和政策漏洞造成的。我国医疗服务中药物的收费最高,临床治疗收费处于中间位置,检验检查的收费最低,甚至远远低于成本。比如我们有很好的蛋白组学诊断方法查结核,实验室方法是取2毫升血就可以了,全套做下来成本要100多元,可国家定价18元,开展这个检查还不赔死!目前,全国除去两家单位在做课题研究外,真正用在临床检查的只有我院的检验科了,而我们也是用了课题费贴钱才维持下来的。

  胡娟认为,政府为降低老百姓的医药负担调价是对的,但一刀切、一味降价要慎重。现在每调一次价医院就要停掉一批检查,因为赔不起呀。今年1月1日最新的一次调价,我们又要停掉40多项检查。比如胰腺炎要查血淀粉、蛋白酶、脂肪酶,医院买试剂的成本是每人份128元,可核定的收费标准是32元,后两项检查就都停了,现在只能查血淀粉酶,可不能确定胰头癌。个别医院号称做这3项检查,也收了3项检查的费用96元,可只查血淀粉酶,其他两项检查不做,却根据血淀粉酶指标推算另两项指标。

  出现问题,是政府的责任归于政府,是医方的责任要归于医方,谁都不要互相推磨,要拿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办法来。

  困惑还是那些困惑

  重庆医科大学一附院院长任国胜认为,最近披露的医疗行业的三个不合理中,有收费、检查和用药。关于检查不合理,医务人员有苦衷。现在医疗纠纷频发,哪怕一句话不到位就可能造成纠纷。出现这种情况,就得让医院出示证据。如果没有检查化验的结果,怎么拿证据?而且从医疗技术的发展来看,应提倡早期确诊,不检查怎么诊断?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万呼春医生告诉记者,曾有一位老教授遇到一位病人,他说,这个病人我治,50%的希望能好转;但如果我不治,这个病人100%死亡。但病人要求太高,我实在不敢冒这个险。

  成都军区总医院普外科主任田伏洲说,与一根针、一把草的时代比,现在介入等先进诊治技术的广泛应用,在让患者受益的同时,也肯定会带来医疗费用的增长。有的单位对医生进行近乎运动式的整治,会影响新技术开展和冒一定风险但可能成功的急危重症救治,最终对病人不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喉科赵宇医生说,医生这一职业,不同于宾馆等一般的服务行业。北京市提出医生看完病要说声“谢谢”的做法,无助于从根本上改善医患关系。我们应重新审视看病难和看病贵。在美国预约看病有的要等一两个月,像我们医院这样花7元、30元就可以挂上专家、名老专家的号,根本不可能。现在看病难是指到大医院就医要排队、找名医难。目前由于国家对基层医院人、财、物各方面投入不够,老百姓看小病也要到大医院。我院专家最多的1天看100个号,从而也加剧了医患矛盾。

  链接·呼声“摊大饼”未必真公平

  成都军区总医院副院长顾建文:近日网上博客建议设“医师节”,就是希望借此提高医生的待遇地位,鼓励人人争当好医生。

  华西医院宣传部部长廖志林:华西医院有4300张床位,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床位的医院。10元的诊疗费,一流的仪器设备和专家,从生命、健康、时间、经济四个标尺衡量,就是贫困的农民患者也会选择来这里就医。所以,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目标,还需要做许多工作,包括政策引导。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院长黄旭东:我曾到黔江区和秀山、彭水、酉阳县出差,看到由于县医院不能开展介入等急救技术或不能建血站,去大医院路途又太远,以致一些患者失去了救治机会。能否在严格管理和技术准入的前提下,请大医院分批对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帮带,这值得考虑。一放就乱不行,一管就死或一刀切也不妥。

  华西医院副院长程惊秋:医疗行为不进行规范将明显影响医疗质量,但社会必须认识到,规范化需要成本。比如,使用呼吸机应该按照规范更换过滤网等耗材,必然增加医疗成本。如果保险、报销等不能覆盖,患者又难以支付这类成本,要么不能规范,要么就产生医患矛盾。因此,资金的捉襟见肘不仅会产生医患矛盾,还会影响医疗质量。

  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医疗的投入总量有限,同时又像“摊大饼”一样分散在所有医院,结果所有医院都吃不饱。我认为国家应加大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投入。现在大学附属医院大多从医疗收入中挤出资金给学生做试验经费,总量有限又没有保证,而且还会造成各地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对今后我国医学的长久发展很不利。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