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法规动态 >> 正文

医疗体制改革走过10年 医院如何免成逐利场

http://www.qm120.com2005-09-10 11:02:38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关键字:医疗体制改革

  ●医疗体制改革,从1994年“两江”(江苏镇江、江西九江)试点至今,离当初定下的“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还很远

  ●“看病难”与目前医院的定位、价值取向密切相关。若没有充裕的医疗资源和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财政拨款再多也难以保证公众享受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上周,一份关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不成功”的调研报告,引起舆论强烈反应。紧接着,卫生部负责人的长篇发言明确提出“在任何情况下,卫生事业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把医疗服务变成牟利的工具”,让人对今后医改有了新的期待。

    从1994年国务院选择在“两江”进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至今,伴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风雨兼程走过了整整10年。然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未因此缓解,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覆盖率低。城镇地区的医保覆盖人群只有1亿人左右,不足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半数,而在农村地区的医保覆盖率不足10%;其二,保障水平低。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约48.9%的城乡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应住院而不住院。10年前,笔者曾以极大的热情报道过“两江”试点,当初定下了“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现在离这个目标还很远。

    医院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专门机构。“看病难”现象愈加严重,与目前医院的定位、价值取向存在必然关系。

    记得五六年前国家对医疗机构进行赢利、非赢利运营体制分类时,几乎没有一家医疗机构愿意列入“赢利”范畴,各大小医院纷纷争先恐后要将自己列入“非赢利、事业单位”序列。但实际情况是,以政府财政支持不足为理由,千方百计赢利成为各类医院的“第一需求”。“以药补医”、让病人接受无休无止的昂贵检查等,就是名正言顺的创收渠道。也正因为这种扭曲的医院体制,导致大量低收入者“有病不就医”的辛酸。

    那么,是不是政府相应增加了对这些医院的投入,医疗服务就自然而然不成为“牟利的工具”?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从近年来被公众谴责而行业主管部门屡禁不止的“大处方”、索要患者“红包”乃至“院中院”规避监管牟取最大利润等行为看,并不是因为这些医院发不出工资、医生家里揭不开锅才“不得不而为之”。有恃无恐追逐最大利润的,往往是些当地政府重视且经济条件好的医院。医院和医生这些盘剥患者的为富不仁之举,乃是无止境的贪欲使然。若没有更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无论多充裕的财政拨款也满足不了一些医院的贪欲。

    而从最基本的供求关系看,一些医院肆无忌惮牟利,原因是现有的医疗资源稀缺,特别是优质的医疗服务资源远满足不了公众的需求。于是,一些条件好的医院收费再怎么不合理,门外总有望不到尽头的“愿打愿挨”者排队候诊。

    从这个意义上看,要落实“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这样的医改原则,还有更具体的事情要做。比如如何将分离赢利、非赢利医院的改革进行到底。

    据说,目前全国县级以下公共卫生机构只有1?3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另外1?3正在瓦解的边缘、1?3已经瘫痪。如果能通过公共财政扶持让这些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这样既通过大大增加医疗资源的有效供给挤压了一些大医院现有的牟利空间,又为公众享受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提供了便利。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