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男性 >> 男人事业 >> 成功之道 >> 正文

“乌龟哲学”引领创业路

全民健康

http://www.qm120.com2006-04-11 14:53:14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成功之道

  陈纯星个子不高,小平头,平时穿一身工作服,没有一点大老板的派头。然而,正是这位来自四川农村的打工仔,白手起家创办起一家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明年6月,武汉智能电梯将搬迁到位于光谷的新厂房,首期设计年生产能力1万台,年产值30亿元。

  撒名片赚来第一桶金

  现在开车穿行武汉三镇,陈纯星可以熟练地说出哪条路是单行线,哪条路拐弯要近一些---这是他当年搞电梯维修时骑自行车跑出来的。38岁的陈纯星坦言,最初的人生目标只是妻子和房子。

  14年前,四川大学毕业的陈纯星,不甘心在四川老家一家工厂做技术员。“那点可怜的收入,什么时候买得起房子,娶得起老婆?”他炒了工厂的鱿鱼,只身来到武汉,开了一家电梯维修部。

  刚开始连部电话都买不起,他买了个便宜的呼机。从武昌纸坊、青山石化,到汉阳建港,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出去打听,哪家单位装了电梯,什么牌子的,谁负责维修,他像个侦察兵似地记了厚厚一本。

  很长时间接不到一笔业务,员工工资、房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当时觉得就要垮掉了”。好在一天晚上,突然有人呼他,请他改造电梯,这一笔业务帮他赚了几万块钱。

  “可能是我到处留下的名片派上了用场,”陈纯星说起这件事仍心存感激。

  研究“失败”发现商机

  据武汉智能电 梯公司员工讲,陈纯星手边常年放着一本书---《研究失败》,“陈总非常重视对企业失败原因的总结”。事实上,陈纯星具有一种从失败教训中寻找机会的思维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最初也正是从研究别人失败中起家的。

  在四处帮人修电梯的过程中,陈纯星发现一些传统的国产电梯因采用落后的逻辑控制技术,耗电量大,故障率高,维修非常困难。“能不能为它们换脑,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控制技术?”

  于是,骑着自行车到处揽活的他悄悄搞起市场调研。跑遍武汉三镇的高楼大厦,他逐步摸清了电梯市场的行情,发现世界上最先进的“全电脑控制交流变频变压调速电梯”技术仅美、德、日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拥有,国内厂家虽有合资产品,但无技术产品。

  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何不投资聘请专家研究新技术,开发高新技术的电梯产品呢?

  随后,他陆续从武汉几所高校和研究所里请来9位离退休的专家,开始联合攻关。

  要孝敬专家一辈子

  最先与陈纯星联手的是高工李淑郁。她负责攻关的“电脑控制”技术,一开始便遇到很大阻力。看到陈纯星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打了水漂,她心中非常不安,再三提出退出,但陈纯星苦苦挽留。

  陈纯星想,她本来的研究方向与电梯隔着一层,如果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可能会柳暗花明。于是,两人一起天天修电梯。陈纯星本身是修电梯的高手,许多事情经他一讲,马上就能“激”出李淑郁的火花。历时一年多,她终于完成了攻关。

  李淑郁和一帮专家不断提高“电脑控制”的技术档次,又带出一帮年轻人。她又提出:“既然有了接班人,我也老了,该走了!”陈纯星斩钉截铁地说:“您上不上班无所谓,但您不能走,对公司有重大贡献的专家,我要孝敬一辈子。”现在,李淑郁等好几位高工休息在家,按月拿钱。

  这事越传越广,老少专家接踵而至。这也是智能电梯技术不断创新的秘密所在。

  靠着“智囊团”的不断努力,短短几年,智能公司的产品更新了三代。陈纯星利用公司的电脑控制技术,先后为省内外600多部电梯成功置换心脏,新的控制技术得到市场完全认可。1998年,陈纯星的“智能电梯”公司诞生,7年中他成功地跨越了电梯维修?电梯代理?电梯改造?电梯生产四个平台。

  陈纯星对产品研发情有独钟。公司每年将销售额的5.2%用于研发,科研人员每半年公派到国外考察一次。

  智能要做“千年乌龟”

  企业发展壮大后,有人建议陈纯星去搞房地产,他一笑置之,“不熟不做,我不知道房地产的游戏规则”。他信奉的是“乌龟哲学”,虽然步履缓慢,但却寿命最长,“智能电梯就要做‘千年乌龟’”。

  在他看来,乌龟有三个长处:一是生命周期长;二是一步一个脚印,步子迈得太快,搞多元化扩张可能会带来失败;三是缩头做人,办企业不要老是在外面光吹,关键是好内功,做好科技创新和服务。

  目前,智能电梯在全球设有17个分公司和9个办事处,在武汉、重庆、贵州、广州四地设有生产基地。2006年6月,该公司总部将搬迁至位于光谷的智能电梯公司工业园。投产后,一期年产电梯1万台,年产值将达到30亿元,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电梯生产企业。

  陈纯星管理之道 100万字管100人

  智能电梯有一支严格的三级质检队伍。“无论生产还是安装,任何一个环节被查出问题,责任人必须立马走人,”陈纯星说。

  在智能公司的办公室,记者翻阅了公司为员工制定的智能模式规范化管理手册,仅百余人的企业,管理章程却有厚厚一大本,足足100万余字。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