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男性 >> 男人事业 >> 成功之道 >> 正文

进入一流公司的面试经

http://www.qm120.com2005-06-06 10:43:00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男人事业

如果有一天你醒来,突然发现你枕边放着三封

  Offer(录取信),分别来自世界上比较好的投资银行、比较好的咨询公司和比较好的跨国公司,你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本书作者张锐为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双学士,北京大学国际金融法硕士,去年他同时被摩根斯坦利公司、麦肯锡和公司录取。这是一本诚肯而实用的书。对于那些和作者有着同样梦想与追求的年轻人,对于那些想要在投资界与国际资本市场中一展身手的年轻人,本书将教给我们宝贵的技巧。

  面试的最高认识

  把面试看成是一场难得的对话,一个和杰出职场人士平等交流的理想机会。

  咬文嚼字有时往往能够给人带来许多有趣的启发,比方说让我们来琢磨琢磨“面试”这个词。从科举应试,到金銮殿试,尽管我们伟大的中华考试文化源远流长,“面试”这个词看上去却像是个舶来品———面试,顾名思义,当面的考试。似乎在引进这个词的语言学家那里,面试就已经被定性为一种测试,因此不是面聊、面看、面笑。而测试,我们知道,它好像总是会让人紧张、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的……

  反过头来看英语中的“面试”———

  interview,却似乎没有沾上任何和“考试”

  相关联的味道。除了面试之外,interview包括的意思还有:会见、采访。其令人紧张的程度怎么看也比不上考试。如果我们把interview这个词拆开,也不过是inter和view,直接翻译成中文最多是“大家互相瞅瞅”的意思。

  也许词语的意思会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就好像今天有人说请你“吃饭”,但通常你可能根本不会吃到一粒米饭,但是还是没人肯说是请你“吃菜”。那么,“面试”发展到了今天,除了“考试”的意思,还可以被理解成什么呢?

  有人说面试就是一场推销:你向面试官花言巧语地推销自己,试图从他那儿拿到作为订单的工作合同。

  有人说面试就是一场谈判:大家坐在桌子两端,唇舌剑,你来我往。谈判的目的就是要说服面试官,不雇佣你,将会是他们最大的损失。

  也有人说面试更像是一场戏:平时只穿牛仔裤的你必须换上西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外交辞令地扮演一个你根本不熟悉的角色。演得好你就有资格继续演下去,演得不好你就别想有人捧你让你红。

  还有人说面试就是一场审判:面试官就是审判官,他的决定掌握着你命运的转折。你只能为自己作出无力的辩护,其他的都只能交给你上辈子积的德和你上星期在卧佛寺捐的香火(卧佛寺,因为“卧佛”谐音offer,据说求offer必应,于是成为北京地区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

  还有人说……

  众说纷纭,不由让我想起了一桩著名的禅门公案。两僧打坐,甲僧对乙僧说,我看你像狗粪。乙僧对甲僧说,我看你像尊佛。禅师说,乙僧心中是佛,看别人也是佛;甲僧心中是狗粪,看别人也是狗粪。

  在我看来,你怎么看面试,恐怕也决定了你在面试中的感受如何。如果你进入面试屋的时候,心里想着的是进入考场、谈判场、戏场或者审判室,你的心情想必也难以愉快而轻松,你脸上的微笑也不免会生硬与干涩。

  所以,为什么不把面试看成是一场难得的对话?试着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前来学习人生和工作经验的学生,而把面试官作为一个愿意与你分享关于工作、职业发展和人生经验的前辈。你会发现,抱着这种心态,面试压抑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从一问一答,而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双向的交流。事实上,甚至应该这么说,能够和杰出的职场人士如此平等、轻易地交流(特别是想到这些人将来可能会是你好几个级别以上的老板时),面试真是再理想不过的一个机会了。

  如何在30分钟面试中确定胜势

  一个常规面试的30分钟里可能出现的事件和顺序大致上是这样的———但是,同样,法无定法,任何变数都会发生,掌握常规和随机应变并不矛盾———敲门,你满面笑容地进去,握手,请坐。然后面试官会让你作一个很短的自我介绍,时间已经过去了3分钟,面试算是正式开始了。最理想的状态,你的面试官的第一个问题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你自己吧。正中下怀,于是你开始背你写好的稿子,啪啦啪啦啪啦,你比较好最多别超过5分钟,否则面试官十有八九会打断你,他觉得你背得太熟了。于是,面试开始10分钟后,真正的较量开始了。在接下来的15分钟之内,才是你真正抓住面试官,给他留下决定性印象的时候。15分钟之内,一问一答,能够有几个回合呢?完全取决于你回答问题的长度。你可以一个问题用10分钟来回答,另一个问题用5分钟,这样你就让刁钻的面试官没有机会问你别的问题了;你也可以每个问题都用一句话来回答,这样你很快就可以让面试官弹尽粮绝,没有那么多准备好的问题来问你了———我希望你能看出来我是在开玩笑。

  对你而言,控制时间和节奏成为了和给出好的答案同样重要的任务,如果前者不是更重要的话。有几个重要的原则你必须记住:(1)你必须努力掌握对节奏的控制权,而不要把它交给你的面试官。

  如果你回答问题总是拖沓冗长、毫无逻辑也看不出什么时候能结束,面试官会不得不总是打断你的回答:“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那么,下一个问题是……”这种被打断回答的情况往往会带来紧张,出现几次,你就会发现清晰的思维和顺畅的表达就这样被打断了。所以,千万不要给面试官这种机会。通常情况下,只要你把握得当,他们也并不会主动地抢。

  然而也有这样的面试,面试官无意或者故意地不断打断你的回答,试图获得面试节奏的控制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保持冷静,努力地把节奏感再抢回来。你可以在面试官突然打断你的回答,插入一个问题时,有意识地保持10秒钟的沉默,装作在思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冷静,找回自信和节奏,然后用一种和刚才回答问题不同的语速重新开始。还有的时候,当你觉得你是在回答到关键时刻被打断的话,不要就此罢休,你应该在回答被打断之后的新问题前,有礼貌地说:“在我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我应该对刚才那个问题的回答补充一点……”然后尽快完成你刚才没有机会完成的观点。

  (2)永远不要在一个问题上纠缠太久。这15分钟,或者说整个面试,就是一张你无法先看到整张试卷的试题,有点像GRE的机考,更糟糕的是,你实际上连每道题的分值都不知道。在面试的时候,你不知道你在努力地向面试官说清楚的那个复杂的问题究竟能给你增加多少分,而你花了七八分钟在这个问题上,也可能下一个问题对你来说既简单、分数又多。所以,当一个问题开始出现你很难说清的情况时,不要纠缠太久,简单地说:“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我现在只能说出这么多了。”让面试向你的下个机会走去。

  (3)在15分钟内取得尽量多的共识。

  在一般情况下,面试官不是来寻找一个永远的“持异议者”的。当你在回答一些关于观点、价值、方法方面的问题时,你会发现,也许经常会出现面试官频频点头,或者他面无表情,甚至摇头的情况。点头很大程度上说明你们的共识,而通常,共识比异议更容易给你的表现加分。

  熬过了这15分钟后,接下来是你最后的机会了。面试官通常会问你有没有任何问题问他。永远别说没有,除非他之前告诉你他已经决定录用你了。最后的问题可能毁了你之前的所有的努力,也可能把你从一场失败的面试中挽救回来。

  然而想出一个好的、最后的问题往往比准备一个好的自我介绍还要难。有的时候,你希望通过一个好的问题,让人对你刮目相看。但是通常你会发现,更容易的是问一个面试官有话可回答的问题,然后你加上几句评价,把这个面试画上句号。

  如果你之前的面试进行得都很顺利的话,在最后一个问题上应该保守一些,只要不犯错误就行。所以你可以问问面试官怎么走进这一行的,怎么看待这一行等等。如果你之前的面试感觉不佳,你希望通过最后一个问题来绝地反击的话,你不妨问面试官一个让他给你出主意的问题,顺带着你可以说出一个你没有来得及在面试中提起的卖点,加深面试官对你正面的评价。

  比方说,我知道的一个聪明的问题,我的一个好朋友明白自己在面试中的英语口语能力令面试官一直表现得对她缺乏兴趣,于是她最后问道:“您知道,我在高中的时候一直是学俄语的,进入大学后我才从ABC开始学英语,现在刚刚学了3年。虽然我已经可以在托福考试中取得630分的成绩,但我知道我的英语口语还需要很大的提高,您能在这方面给我一些好的指点吗?”

  那位香港长大、哈佛毕业的面试官立刻有些羞涩地说:“不、不,你的英语已经很让人满意了。我是中国人,我的中文说得还没有你的英文好。你只学了3年就已经这么好了,应该是你给我一些指点。”

  结果,这个只学了3年英语的女孩子击败了其他学了十几年英文、口语比她好得多的竞争者———我觉得她就只用了这最后一个问题即确定胜势。

  知道多就一定聪明吗?

  很多时候是否具备某些生活的“常识”,就成为能否解答出问题的关键了。

  关于streetsmart的比较好的例解,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尽管它是从老板的角度来写的,但是含义深长,值得好好玩味:

  一个软件公司的老板面试一个有后台的大学生,给了他一个魔方,要这个大学生在周五之前把魔方转成六面都一样的拿回来。老板的朋友觉得老板用这样的题目来面试大学生不可思议。老板解释道:“咳!这个人有后台,我不好意思不要他,所以给他出个题考考他,以便到时候给他安排合适的职务。”

  老板的朋友提醒说:“可能这个大学生会把魔方拆开,再一个个安上去。”老板说:“如果他这样做就好了。这就说明他敢作敢为,可以从事开拓市场方面的工作。”

  “那其他的做法呢?”

  “现在的孩子都不玩魔方了,所以我不相信他能马上转好。如果他拿漆把六面刷出来,就说明他很有创意,可以从事软件开发部的工作;如果他今天下午就把魔方拿回来,就说明他非常聪明,领悟能力强,做我的助理最合适了;如果他星期三之前把魔方拿回来,说明他请教了人,也就是说他很有人缘,可以让他去客户服务部工作;如果他在我走之前拿回来,说明他勤劳肯干,从事低级程序员的工作没问题;如果他最终拿回来说他还是不会,那说明他人很老实,可以从事保管和财务的工作。可是如果他不拿回来,那我就爱莫能助了。”

  原来如此!

  第二天,老板高兴地告诉他的朋友:“那个大学生我要定了。他今天早上把魔方还给了我。

  你猜怎么的?他新买了一个魔方给我!他说:‘你的魔方我转来转去都无法还原,所以我新买了一个,它比你的那个更大、更灵活!’”

  “这说明什么?”朋友问。老板压低了声音:“他绝对是做的好材料!”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