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治疗都市抑郁症
http://www.qm120.com2009-10-23 09:15:23 来源:全民健康网
摘要:俄国钢琴家、作曲家谢尔盖·拉赫马尼诺夫,人称冷面大师,后世流传的照片上总是一副拒人千里的样子,其音乐却是浪漫多情,优美绵长。而他早期的音乐教育竟然是自学成才!这是钢琴家里绝无仅有的。报纸上纷纷报道这位钢琴家,终于引起了一位老太太的注意:“我的儿子还活着!”。
每个人都有抑郁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抑郁的深浅,恰如喝醉酒的人从来都说自己没醉。所以预防最重要。我觉得预防之一就是要有更多的抒情渠道,比如借助于音乐,让内心保持一个平和和灵巧的弹性。
在音乐史上,有这样一个例子可资参考。
俄国钢琴家、作曲家谢尔盖·拉赫马尼诺夫,人称冷面大师,后世流传的照片上总是一副拒人千里的样子,其音乐却是浪漫多情,优美绵长。这多多少少反映了艺术家时而激愤慷慨,时而郁郁的生存状态。他们为了创作,常常保持着敏感,但是作品面世却不一定得到世人的理解。这种脆弱无疑加剧了心态的动荡。
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一交响曲首演失败,给他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不仅创作一蹶不振,而且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作曲的能力。为了振作起来,朋友们安排他和文学家托尔斯泰见面,但是大师的语重心长并无明显效果。无奈之下,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达尔来到了拉赫马尼诺夫家中,开始催眠疗法。在半梦半醒之间,拉赫马尼诺夫模模糊糊听见一个声音不断重复着:“你要开始写你的协奏曲了,你会非常成功,这首协奏曲一定会很出色……”结果出人意料,拉赫马尼诺夫竟然逐渐摆脱了心理阴影,素材不断涌现,写出了著名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并将词曲题献给达尔医生以示感激。
这部钢琴协奏曲旋律宽广,迭起。不仅听起来悦耳抒情,而且对于转移注意力,释放积压在心里的苦闷,有着潜移默化的效果。
钢琴一开始是罕见的钢琴独自渐弱渐强地奏出一个仿佛由远及近的钟声效果,也似一声声叹息由小变大,然后整个乐队就宛如波涛一般席卷而上,创造出一个百感交集的场面,令人非常难忘。这不就是人生情感的层层堆积吗?它好像打开了心灵的闸门,倾泻而出,滔滔不绝……整个第一乐章犹如乱云飞渡,曲折蜿蜒,勾起人无限的思绪与惆怅!
第二乐章一扫不平之气,极为舒缓安宁。犹如一场酣睡,微风轻拂,凉爽宜人。又好像一场梦境,带你来到漫漫的原野,长长的沙滩,广袤的星空……此刻你就在一艘小船里,随波荡漾,偶尔看见风帆摆动,海鸟起落,迎着阳光稍稍觉得刺眼,伤感已经若隐若现,渐渐褪去,更多美好和期望开始浮现在胸中。恰如病去之后,胃里感到了饥饿。身体慢慢有了力气。
第三乐章一股跃跃欲试的朝气扑面而来。重新呼吸到空气中弥漫的清新是多么舒爽……放下吧,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也许难以忘记,但学会了原谅。身边的船浆再次拿起、划动,边划边寻找着新的方向,最可珍惜的东西已经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轻轻地围绕着自己。
我推荐的录音是由俄国钢琴大师斯维亚托斯拉夫·李赫特与华沙爱乐乐团的精彩合作。原因是这部作品很容易演绎的过于抒情。而李赫特拿捏的力度、速度和幅度恰到好处。这位钢琴大师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他的母亲是德国人,父亲是乌克兰人。二战爆发,乌克兰作为苏联前线很快沦陷。父亲在战乱中失踪,一说是被苏联秘密警察作为间谍带走下落不明,母亲因为德国血统被遣返回国,从此天各一方。
总是开心不起来、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不想出门、不想说话、连平常最喜欢的事都懒得做,还时有心慌、胸闷、头痛和背痛,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整日感到很疲乏,脑子迟钝,常忘事……这些都可能是内动力不足,是抑郁的核心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诊断[[编辑推荐:15%的抑郁症病人死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