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视点 >> 育儿 >> 孕期保健 >> 孕早期 >> 正文

远离早期流产

http://www.qm120.com2008-04-03 09:54:56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孕早期

  怀孕前3个月,是最容易发生流产意外的时期,为了减少早期流产所带来的伤害与遗憾,准妈咪应该要有正确的认识,并且保持规律的生活形态,如此才能以健康且正面的态度,去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文╱彰化基督教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吴荣良
 
  腹中宝宝如果不幸流掉了,是件让每位准妈咪都非常悲痛的事,无形中对下一次怀孕难免会出现阴影,例如:为什麽我会流产?我下一次还会不会再流产?

  然而,身为妇产科医师这麽多年,历经许多的临床个桉,要让有习惯性流产的准妈咪能平安顺利地生下一个健康宝宝,有时候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造成流产的原因非常複杂,有时甚至找不到原因。因此,接下来就来谈谈准妈咪对流产应有的正确认识,希望能儘量减少这种憾事的发生。

  观念篇

  早期流产其实很普遍

  所谓「 流产 」,指的是在怀孕20週之前,或胎儿在500公克以下的分娩。

  早期流产(也就是第一怀孕期期间所发生的流产)是非常普遍的事,其中50%是染色体异常的自然淘汰,此乃物竞天择的结果,也是最常见的流产原因。

  根据医学统计分析,怀孕未满20週自然流产的比率约占12%~15%,也就是每10位怀孕妇女中,就有1.5位可能会自然流产。当然,这样的统计是依据已经确定怀孕者所做,若加上临床上未确定怀孕,但其实是已经怀孕而未被发现怀孕便流产,更高出2~4倍,所以两者加起来,怀孕早期就流产的比率应介于30%~60%。
 
  复杂的流产原因

  造成流产的原因複杂而多歧,夫妻两人都可能是原因之一,目前医学上认为会导致流产的原因,概略可分为下列几种:

  一、基因缺陷

  约占早期流产的5%,而在怀孕中、后期则佔30%,死胎占3%。基因缺陷主要是指夫妻双方或一方带有染色体缺陷,造成卵子分裂或精卵结合时产生不正常的胚胎,因而导致流产,若遇到此情形,建议夫妻双方都应该做进一步的染色体分析,而流产的胚胎也应该做染色体分析。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其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偶发的,也就是说跟父母没有关联。

  二、子宫结构异常

  此种异常是造成高流产率的原因之一,包括先天性双子宫、弓状子宫、中隔子宫或子宫颈无力等,或是后天性子宫颈无力、子宫内膜黏连、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等。一般检查的方法,包括超音波、传统的子宫输卵管摄影或核磁共振。

  三、内分泌异常

  包括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多囊性卵巢及泌乳激素过高或黄体功能不足,临床上只要抽血检查荷尔蒙,就可以诊断出来。

  四、发炎感染

  女性若有滤过性病毒、细菌、原虫类、寄生虫或霉菌感染,怀孕后亦容易导致流产,因此,一旦确立感染之后,一定要接受药物治疗。

  五、环境因素

  此处所指的环境因素,也就是常见的抽菸、喝酒及过量的咖啡;至于环境毒素方面,则包括曝露于重金属(例如:汞、银)及麻醉气体。

  再次流产的可能性?

  经历过早期流产的女性,最在意的就是下一次会不会再流产?临床上的回答是乐观的,大部分不会再流产。据统计,大约80%的女性不需要经过治疗或找出流产原因,即可于下次怀孕时,平安无事地生下宝宝;但是,若连续2次以上有自然流产记录者,就应该进一步接受检查,找出导致流产的真正病因。

  预防篇

  避免早期流产5Tips

  对于刚怀孕的准妈咪而言,最应该注意的就是流产,虽然早期流产绝大多数的原因,是胎儿的先天性异常所致,但不可讳言,准妈咪本身的生活习惯或行为,也可能是造成早期流产的原因之一。因此,为了避免发生早期流产,建议准妈咪要注意下列事项:

  Tip1.做婚前健康检查

  虽然染色体是否异常,是在精卵结合的刹那就已经注定,但是如果能在婚前预先做好婚前健康检查,就可以找出家族性遗传疾病,并事先做好防范措施,避免流产的发生。

  Tip2.定期产检

  定期产检除了能了解准妈咪本身的健康情形,也能得知胎儿的发育成长状况、健康与否,避免发生早期流产。

  Tip3.禁止抽菸、喝酒、喝咖啡

  医学证明,准妈咪如果抽菸、喝酒、喝咖啡,流产机率会提高,因此,怀孕期间应避免抽菸、喝酒、喝咖啡。

  Tip4.保持作息正常

  怀孕早期,准妈咪应儘量避免工作太过劳累、熬夜等,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并保持心情愉悦。

  Tip5.避免危险动作

  准妈咪应该儘量避免爬高、提重物或弯腰拿东西,以免造成腹部不适或受到碰撞,导致流产。

  留意可能的流产征兆

  一般来说,腹痛、阴道出血都是流产的徵兆,当准妈咪发现有腹痛、持续性阴道出血等情形,应该立即就医;若先前曾有流产病史者,更应该与您的主治医师保持密切的联繫,以掌握怀孕的状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