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视点 >> 生活 >> 惠氏奶粉 >> 正文

惠氏奶粉质量问题

http://www.qm120.com2009-02-23 10:52:52 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者按:多美滋奶粉迷雾仍未散去。上海质检局和国家质检总局出具的证明说,多美滋奶粉不含三聚氰胺。蒋亚林和100多位家长同样证据确凿。

  如果双方都没有说谎,是什么环节可能有问题?随着多美滋奶粉事件的升级,真相仍有待解开。 

  真相往往在最后浮现。

  在多美滋奶粉不断爆出“结石患儿”传闻之际,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在2月13日迅速出具了多美滋牌婴幼儿奶粉未检出三聚氰胺的调查报告。随后国家质检总局也在17日通报了该品牌奶粉监督检查合格的结果,但因三鹿事件曾经有10个月隐瞒的惨痛教训,在消费者心中,疑云仍未散去。

  2月20日,记者从“多美滋患儿团”处得到一份最新的名单看到,迄今为止,患儿已达109名,“目前,数字每天都在增加。”该团牵头人蒋亚林女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尽管记者和蒋亚林一样,无法一一证实这所有的患儿是否都是食用多美滋奶粉而患结石,但众多患儿家属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访问时都在问:“政府出具的证明说没问题,为什么我吃多美滋奶粉的宝宝检查出了结石?”

  真相是什么?

  109名“结石患儿”

  在春节过后的二月里,因最早爆出“多美滋结石患儿”事件,蒋亚林从贵州省凯里市一名没有工作的家庭妇女变成了公众人物。“我也是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今天这一地步的,我起先只是个受害者,后来成为了‘结石患儿’家长的代表,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这一切,这就是一个普通母亲的责任。”时年34岁的蒋亚林声音在电话里听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苍老的多。

  “这些天,每天我都能收到几十封快递,并寄来病例,一些没有B超和医疗证明的都被我退回去了。每天都在与这些家属打交道,更多的时候我还要面对记者的采访,这让我有些寝食难安。”蒋亚林对记者说。她也无法一 一证实患儿是否因食用多美滋奶粉而导致结石,她只能靠病历来判断。

  蒋亚林的女儿名字叫唐鑫宜琳,出生于2007年6月27日,蒋告诉记者,女儿自出生后一直给她喝多美滋奶粉来辅助母乳喂养,而在女儿1岁断奶以后,开始食用大量的多美滋奶粉,使用的系列是金盾金装多学1加,“800千克的罐装奶粉就要150元以上,这对于我们家庭来说是一笔昂贵的开销,但因为多美滋号称国外名牌,我们也就一直喝了下去。”蒋对记者表示。

  事情的变化出现在去年的9月19日。在三鹿奶粉事件肆虐之际,多美滋不在国家质检部门公布的“黑名单”上面。但出于谨慎,蒋亚林还是带了孩子去了当地的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做了检查,B超检查显示:唐鑫宜琳双肾结石,体积在3mm大小。

  由此,蒋亚林开始了之路。在与多美滋上海总部联系没有结果之后,她在网络上建立了多美滋结石患儿群,“多美滋的免费电话我从未打通,后来我就想不去找他们,而让他们来找我。”蒋说。

  “我们早前就与蒋亚林女士联系过,但是她拒绝任何沟通。”多美滋新闻发言人蒲家彬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蒋对此的解释是,多美滋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态度蛮横,她愤而挂掉了电话。

  “我们从来没有否认过这些消费者是多美滋的用户,但我们的产品是安全的,没有事实证明这些患儿的结石与食用多美滋奶粉有必然的联系。”2月19日,蒲家彬对记者说。

  在蒋提供给记者的109名患儿名单中,患儿大部分在3个月到3岁之间,分布在全国各地,都有详细的B超显示,患病的情况严重程度不一。蒋亚林说,目前在册的都经过了她的严格筛选。

  记者按照此名单对其中的部分患儿家属进行了采访,众多患儿家属反映,食用多美滋后形成结石的患儿被检查出问题的时间大部分都在去年9月前后,但大多都投诉无果。一位陈姓患儿家属对记者表示,自己的女儿如今已经33个月了,自出生之日起一直食用多美滋奶粉,包括中档的多乐加和高档的金盾,去年9月24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三院先后查出了右肾结晶。

  “有人说,过度补钙也会造成结石,但我每次都是三四天给孩子补一次,而且用量也是医生推荐的三分之一,我父母也都是医生,一向对此比较谨慎。”陈对记者说。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对此名单中部分患儿家属进行采访中得知,其中大部分均没有“补钙”历史,而且其中绝大部分均有购买多美滋奶粉的发票、会员卡记录、吃剩的奶粉等证据。而一名来自山东的张姓患儿家属对记者表示,多美滋曾有意隐瞒大量投诉真相。“我打进电话,多美滋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我是第一个投诉的,但后来与其他家长交流,发现多美滋对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

  “我们相信国家质检总局和上海质检局的证明,多美滋不含有三聚氰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奶粉中不含有其他可能对孩子身体有毒的成分,那些证明不足以打消消费者的疑惑。”“结石宝宝之家”的创办者赵连海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目前他们正在征集患儿食用过的多美滋奶粉,“如今我们把搜集到的奶粉正送往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希望结果尽快出来。”

  赵连海曾经是国家质检总局下属《中国质量报》的记者。三鹿奶粉事件中,他的孩子尽管没有消费过名单中22家企业中的任何一种奶粉,但同样因为消费多种奶制品及相关产品造成了侵害从而成为29万名患儿之一,最后他接到了赔偿的通知。

  “我在被电话通知之时即对这个赔偿方案表示了拒绝,并且对有关部门明确表示,我们的孩子不是喝三鹿等奶粉造成的。”赵连海说,如今他的儿子已经恢复了健康,但他决定要为更多的结石患儿做点事。2月14日,他再次在网上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和家庭住址。

  研究院(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律师志愿团)个案助理林峥对记者证实,研究院接受了包括蒋亚林等4份疑似多美滋结石患儿家长的委托和授权,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

  林峥告诉记者,蒋亚林的委托诉讼比较特别,她将收集、联系更多的疑似多美滋结石患儿家长集体上诉,截止到2月18日上午,蒋女士交给他的集体上诉患儿家长有8个。林峥坦言目前家长们的诉讼遇到很大困难。因此,何时正式上诉、将收集多少患儿集体上诉都没有计划。

  几种阴谋论

  在109名患儿名单之外,围绕多美滋事件的传言众多。

  “有迹象表明,这也可能是一场竞争对手的商业战略,借此打压多美滋。”资深乳业观察家汤志庆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在过去的几年中,多美滋奶粉已经稳稳占据中国奶粉市场的头把交椅,产品从低端到高端铺设全面,严重地挤压了一些本土企业,而导致众多企业的不满,如今的这场风暴只是以前旧怨的积累。

  在汤志庆看来,这场多美滋事件在时间节点上疑问重重。“很多患儿都是去年9月前后发病的,为何在今年2月才大量涌现?从这上面看,有些纵的嫌疑,有些患者可能被人导了风向。”

  对此,部分患儿家属则对记者表示,在去年9月前后就已经向媒体投诉,但一直没有结果。“记者也来采访过我,但后来都迫于压力没有播出,在今年2月这个压力好像突然没有了,媒体的报道力度空前。”一位上海的患者家属对记者说。

  而一位曾在国内知名乳企工作过的业内资深人士则更为大胆地提出了他的推测:多美滋可能面临着竞争对手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关围剿。“始作俑者可能是广东几家乳企。三鹿事件之前,多美滋对广东市场的争夺非常大,拼抢市场,在三鹿事件之后,多美滋也趁机抢得了更多原先本土企业的市场;另一个是,此消息在国内的首发是广东电信的某网站上,文章方式和语气非常像公关稿。”在他看来,这种做法在商战中并不少见。

  在他看来,此次患儿只有100多名,根本无法与三鹿事件相比,但此事件动静之大却与三鹿事件相差无几,照这样下去,多美滋很可能面临更大的难题,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失去中国的大部分市场。

  对于是竞争对手操纵一说,曾担任过广东省奶业协会负责人的王丁棉认为并不可信,“这是‘一损俱损’,不过,奶粉中不含三聚氰胺并不代表其他物质不一定不会导致结石。”王丁棉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据王丁棉介绍,有三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婴儿肾结石发生。一种是,“高渗透压”现象,奶粉中的蛋白与钙如果在标准里属于偏高的,当碰到天气很热,小孩喝水又少,甚至体重偏低的情况时,将出现高渗透压,磷酸钙就沉积到了肾脏,导致结石;第二种是奶粉配料中的乳清粉如果质量较差和盐分较高,也会产生结石;最后一种就是奶粉中残留抗生素,比如绿霉素,就会与奶粉进行化学反应,而产生结石。

  “要是以上三种情况成立,那么问题将不仅仅存在于多美滋中了,绝大多数企业都可能要出问题。”王丁棉说,此前,他也向政府部门建议过此事,但一直未能引起重视。

  对于王丁棉的这种说法,截至记者发稿前,尚未从相关医疗机构以及专家处得到证实。

  另一种质疑则是,蒋亚林是否是骗赔?其中的一个证据是,在“拒绝三鹿奶粉赔偿方案”的申诉书中,蒋亚林的签名赫然在列,在这个1月10日的签名中她还是三鹿的“三聚氰胺毒奶粉”的受害者,为什么她在1个月后又成了多美滋奶粉的受害者?

  “我在结石宝宝之家网站上的‘关于反对三鹿的赔偿标准’的征集签名中确实签名了。那是一个开放式的签名,跟有没有孩子、喝不喝奶粉、有没有结石没关系,只要你愿意都可以签名。另外,在上一次的登记上报的结石患儿名单中的29.6万人中没有我们的女儿,我也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对我女儿结石的赔偿。”蒋亚林如是回应。

  主导这份“拒绝三鹿奶粉赔偿方案”申诉书的赵连海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解释,这份签名的确并非仅针对三鹿奶粉,众多的毒奶粉受害者均可以签名。而赵连海和林峥及其蒋亚林来往的书信皆证明,早在去年9月,蒋就已宣称自己是多美滋的受害者,而且在网络上的博客中进行了表达。

  不过,对于一些患儿是在去年9月以后出生却又患上结石的病例,一位乳业资深人士向记者透露,在三鹿事件后,相关部门公布了“三聚氰胺”含量不超过2.5mg/kg的国家新标准之后,“不排除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损失,回收原来的不合格奶粉,然后勾兑奶粉,从而符合了这个新标准,重新出售。”

  更多的企业已经被卷入

  随着多美滋事件的进一步升级,已经有更多的企业被卷入。

  据记者与结石患儿家属采访中得知,除了多美滋,包括雅培、美赞臣、惠氏等国外奶粉食用者中均有结石案例产生,一些受害者家属早在去年9月就开始在网络上发帖子并组织QQ群进行联系。

  “目前,我们手中也接到称因喝惠氏婴儿奶粉患上结石的宝宝家属求助信。”志愿律师团个案助理林峥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我现在对国产和海外品牌在中国组装的奶粉都不信任,我的孩子吃的就是通过朋友在澳洲直接购买的奶粉。”知名营销专家俞雷对记者说。的确,在多地相继出现所谓多美滋结石患儿案例之后,2月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则消息,认定2008年9月中旬932批多美滋配方奶粉经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没有检测出三聚氰胺;2008年9月14日前生产的1741批多美滋配方奶粉,经国家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同样全部未检出三聚氰胺。此后,多美滋对外一致以此报告回应。2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也通报了该品牌奶粉监督检查合格的结果。

  但质检部门出具的证明也仍然没有打消民众的疑虑。网上关于多美滋奶粉的论战仍然热闹。消费者刚刚恢复一点的信心又开始动摇,众多的人开始通过香港或者国外大量购买婴儿奶粉。

  “此次事件无论结果如何,对国产奶粉还是洋奶粉都有极大的打击,在今年下半年,市场将会进一步萎缩。”在王丁棉看来,这种疑虑也缘于三鹿事件发生之前质检部门的失职以及事后对结石患儿赔偿引发的争议,“现在,很多人丧失了对权威机构的信任感,而这种信任重建是很难的。”

  而另一个线索不容忽视。林峥告诉记者,此前,全国有关方面对结石患儿的官方统计并不准确,一些地方对患儿结石的尺寸有相关规定,太小的将不予上报。据记者得到的一份河南省卫生系统的文件就显示,结石小于4mm的将不予上报,也将不告诉家长。“在29万的患儿名单里,很多重症患者只分到了2000多元钱,无异于杯水车薪。”

  对于国内22家乳企在三聚氰胺事件后拿出的11亿元赔偿金,林峥认为远远不够一些患者正常的医疗费用,“三鹿出了9亿多元,剩下的21家企业仅拿出了2亿元左右,这些金额远不够庞大的患者群体。”

  林峥说,如今的多美滋风波早在去年三鹿事件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当时一些患儿吃的是别的牌子的奶粉,但为了免费体检和领到赔偿金,大部分都填了食用的是三鹿奶粉,而一些其他的乳企也顺势把责任推给了三鹿,实际上很多结石患儿并不是吃三鹿奶粉的,一时间三鹿成为了众多企业的替罪羊。”林峥说。

  一名浙江的患儿家属就对记者表示,在去年9月就因食用多美滋而导致了结石,但最终被医院要求填写“三鹿”,因为如此一来便可以免费享受B超等检查和治疗了。

  由此一来,一些食用其他品牌奶粉的患儿的真实情况便被隐瞒。

  显然,在29万患儿的赔偿金逐步落实之后,这些被隐藏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