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婚前性行为就没有贞操观
http://www.qm120.com2008-08-07 18:11:10 来源:全民健康网
福建教育学院的教师日前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婚恋、性观念”状况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92%的人认可婚前,调查还得出结论:现在的大学生贞操观念淡薄,学校应加强正确的性观念教育云云。(见《中国青年报》10月14日报道) 婚前能简单的跟贞操观念淡薄划等号吗?笔者对此表示质疑。
且不说,这次调查的范围和对象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搞定量分析最注重的就是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是不是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广泛性。只有普遍的,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分析才是合理的,科学的,得出的结论才能经得起推敲和检验。可是,这次调查的对象只是区区192名大学生,调查范围仅仅囿于福州一地的四所大学。如此这般草率的调查,就得出了“大学生贞操观念淡薄”的结论,我们大学生能答应吗?能心悦诚服的接受你得出的结论并接受你的“教育”吗?笔者看,不但不会接受你的结论,甚至还可能产生抵触情绪。
再者,即使是这192名学生中的92%认可婚前,也不能鲁莽的认定人家贞操观念淡薄,更别说全国大学生了。贞操观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它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唐代抛出《女论语》一书,对妇女行为提出了系统的规章。宋代理学家则鼓吹“存天理、灭人欲”,在《进思缘》中提出“饿死事小,失贞事大”的论调。明、清以后,不仅颂扬寡妇守节,而且不断出现以身殉夫的残酷事例。可见,传统的贞操观,扼杀了人的天性,剥夺了女性的性权益,是几千年来套在妇女身上的精神枷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多元化了,社会文化、舆论氛围也变得相对宽容,人们的贞操观也相应了发生了变化: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有婚姻承诺的是美好和纯洁的,性并不肮脏,它甚至是感情的某种必需品。我想我们不能说这种贞操观有什么不对,它剔除了传统贞操观的糟粕,继承了它的合理内核,以爱情作为前提,以婚姻作为承诺,即便有也不能说“贞操观”淡薄。这种事情的出现是文化的宽容性使燃,并非是道德问题。
归根到底,不能以有没有“”来作为考量“贞操观”的唯一标准。有的人婚前有过不代表她的贞操观就淡薄,有的人婚前没有也并不代表她的贞操观就很强。在港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祝英台为了逃婚而与梁山伯发生了婚前性关系,但是,没有人指责“祝英台”贞操观淡薄,相反,只要看过的人都感动的泪水连连。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双方的“”是出于“享乐主义”的生理需要,还是感情发展的水到渠成的产物。如果是前者,我们当然是坚决反对的。如果是后者,我想那也无可厚非,不能动辄给人扣一顶“贞操观淡漠”大帽子,在道德层面指指点点。
当然,笔者并不是提倡婚前,相反,还想告诫大学生们对于“婚前”一定要慎重,这可是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幸福的大事。但是,笔者也反对拿“婚前”说事,以道德卫士自居,动辄以“婚前”指责别人的“贞操观”。在当代宽容的文化语境下,这不仅是不合时宜的,也有可能造成的社会效应。
编辑推荐:当代大学生贞操观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