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才能给孩子买玩具
http://www.qm120.com2006-04-17 10:41:09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全民健康
日本千叶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多湖辉曾经回忆说,他小时候向母亲要玩具时,总是要在下次生日或下一个节日才会到手,反正一定都要先搁一两个月。所以,他小时候对父母买的玩具,简直当宝贝一样。所以,他小时候对父母买的玩具,简直当宝贝一样,不管什么时候都珍玩着。而现在的很多小孩则不同,前几天还当宝贝似的玩具,没几天就厌倦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答应得太快也许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对孩子的要求答应得太快了,会产生负效应呢?一般来说,孩子的期望程度越高,满足的程度越大。例如,孩子需要一辆玩具“坦克”,向妈妈提出来以后,他就翘首以待,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对拥有“坦克”产生美好的想像。在此过程中,“坦克”的价值和“坦克”对娱乐活动的意义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由此,期待需要的欲望越来越迫切。当孩子经过了一段等待、焦虑的时间以后,妈妈给他买来了“坦克”,孩子会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玩具,不会轻易地损坏它、厌倦它。反之,如果孩子向妈妈提出要买一辆“坦克”,妈妈立即满足他,孩子的满足程度反而有限,对“坦克”的价值以及“坦克”对自己活动意义的认识较低。因而满足需要以后,并不怎么去爱惜它,甚至还会产生“损坏没事,有爸爸妈妈再买”的错误想法。
除此之外,适当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耐性和克已心。在东京一所学校任教的谢野光氏,曾在一家杂志上以母亲的礼物为题,发表了他童年的回忆。他说,小时候每次他向妈妈吵着要玩具时,妈妈就对他说,“圣诞节再买给你,平常不可以”。在圣诞节前夕的平安夜里,妈妈带着他来到院子里,这时,孩子们的礼物都早已用带子系在圣诞树上了。妈行为,妈真情,使光氏得到礼物时感到无比的喜悦,长大以后也忘不了,同时也养成了他的耐性和克已心。所以,直到现在,他都感谢妈教导和训练。
现在许多家庭富裕了,往往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今天的玩具坏了,明天就去买新的来。殊不知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了多么大的消极影响。不少孩子任性暴躁、自私自利、不爱惜财物、不讲礼貌,也许与父母平时经常对孩子即时满足不无关系。
当然,在孩子需求产生以后,我们也不全是让孩子消极地等待,必要时可以在孩子提出要求后,也给孩子提一个条件。例如,要求孩子帮助妈妈做一件什么事情,或完成一个什么小制作,让孩子感到满足物的来之不易,从而更珍惜它。有时,孩子想要的一些玩具是可以自己制作的,家长就不要急于去给孩子买。例如,孩子需要一支“小”,爸爸妈妈可以指导孩子用铅丝、木头等材料自己做一个;孩子需要一张贺年卡,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些纸、笔,指导孩子学做一张。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洒下了汗水,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不仅更加珍惜,而且会从创造活动中体验到愉悦,迸发出进一步创造的欲望。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被珍惜,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太难得到的东西又常常会使孩子因失望而却步,甚至还会产生挫折感。所以,让孩子等待的时间也不能过长。延迟满足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没有一个绝对的量的标准。总的来说,要依情况而定,因孩子而异。具体地说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一是需要物对孩子活动需要的迫切程度。如孩子正在画画,彩笔用完了,孩子还要继续画画,时间差就不能放得过长,但要教育孩子爱护彩笔,不要乱画乱削。二是孩子的性格特征。有的孩子性格外向,较暴躁,要什么东西都是“迫不急待”,对这样的孩子需要的满足时间,可先短后长,逐渐加大时间差,以培养孩子的耐性和克制心。对于性格内向,有一定忍耐力的孩子,时间差可大一点。三是满足实现的可能性。孩子的需求有的是几天内可以给他满足的,有的则是暂时办不到的。例如,孩子需要“一列火车”,小县城的商店里没有,只有到大城市才能买到,这时需要满足的时间差就较长,这就要给孩子讲清道理,既不使孩子失望,也不要迁就孩子的无理需求。